
肠道管理
临床上虽然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像无肛患儿可以纠治形态上的畸形,但仍有一部分患
儿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便秘、污粪、失禁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施行个体化的肠道管理有其必要性。
适用肠道管理的常见小儿外科疾病有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先天性巨结肠、脊髓脊膜膨
出、骶尾部畸胎瘤。进行肠道管理前,先对便失禁患者进行评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进行钡剂灌肠及腰骶椎平扫磁共振的检查,评估下来后对适用肠道管理的患儿进行肠道管理。
肠道管理目标就是帮助便失禁患者保持24小时肠道清洁。
肠道管理内容分为三部分:结肠清洁、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结肠清洁包括大剂量灌肠、
小剂量灌肠和栓剂。
一、结肠清洁
肠道管理第一步是结肠清洁,通过钡剂灌肠检查将便失禁患儿分为结肠扩张型(便秘型,低动力型,灌肠检查显示巨乙状结肠,图1)和无结肠扩张型(腹泻型,高动力型,灌肠检查显示乙状结肠缺如,脾曲至肛门的结肠直直而下,无扩张,图2)。
图1 图2
肠道管理前先清空结肠内积粪。然后对便秘型便失禁患儿施行每日一次大灌肠,灌肠液
400-1000ml(生理盐水+甘油5-30ml+肥皂9-18ml,或加入磷酸盐)。对腹泻型便失禁患儿施行每日一次小灌肠(灌肠液100-300ml)+便秘饮食+易蒙停(1-2mg po tid)。
大多数学龄前和学龄期孩子在施行肠道管理时生活质量良好,但到了青春期,孩子表达出高度不满,因为觉得家长在侵犯隐私。这时需要行自控性阑尾造瘘或者Malone手术——这只是实行灌肠的另一种方法。在进行该手术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通过定期规律的肠道管理,孩子保持完全清洁;2孩子必须对手术、实施灌肠以及自我评估疗效方面都有绝对的积极性。
二、饮食调理
三、药物治疗
泻药首选番泻叶,初始剂量为2 mg/kg。其他常用药物包括:镁乳,矿物油,多库酯,
麦芽汤浸膏,比沙可啶,乳果糖,聚乙二醇(使用时间应≤2周)。
肠道管理注意事项:1灌肠和缓泻药不可以联合应用;2轻泻药,每日晚上一次;3一旦有规律排软便,逐步减少泻药剂量,每1-2个月减少25%剂量。总之,肠道管理不仅仅是灌肠、指定饮食或药物治疗,根据孩子需要进行许多改动,成功关键在于家庭、孩子和医疗团队的合作。

本文是黄焱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