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炎会变成胆囊癌吗?
一、胆囊癌和胆囊炎?
胆囊癌的发病跟胆囊炎或者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是有一定关系的。
实际上,胆囊癌本身发病率并不高,在十万分之二、三左右。胆囊癌早期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或只有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如果不积极治疗胆结石、胆囊炎,难以早期发现胆囊癌。许多胆囊癌患者,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包块、黄疸等症状后,才到医院就诊,此时病变已到晚期,治疗难度非常大,甚至死亡率特别高。
二.谁是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那么,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胆囊癌?
老年患者。50岁以上胆囊炎病人癌变率急剧增加。
女性患者。慢性胆囊炎患者男女之比约1:3,我们自己的统计,胆石症的发病率,不论何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进入老年组后差别尤甚。
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
有结石,尤其是多发型或充满型结石者。
大结石。随着胆石体积的增大,胆囊癌的发生率相应升高,直径大于3厘米结石者比小于1厘米者胆囊癌的发生率高10倍。
胆囊息肉患者:胆囊息肉大于1cm,尤其是1.5cm以上。癌变几率会大幅度增加。
有胆胰管合流异常患者。
三、如何诊断胆囊癌
1.病理与临床
胆囊癌(carcinoma of the gallbladder)是胆系最多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女性。70%~90%为腺癌,其他如鳞状上皮癌、胶样癌、未分化癌等较少见。
肿瘤常发生在胆囊底部或颈部。70%以上呈浸润性生长,早期胆囊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晚期广泛浸润形成肿块,使胆囊完全闭塞;20%呈乳头状从胆囊壁向腔内生长。肿瘤增大,可占据整个胆囊,形成软组织肿块,并侵犯周围肝组织。约70%合并胆囊结石。
临床表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黄疸、体重减轻、肝大和上腹部包块。
2.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胆囊癌侵犯胆管,PTC可见胆管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胆道梗阻及梗阻以上胆管扩张。动脉造影,进展期胆囊癌可显示胆囊动脉增粗,受压移位,血管受侵不规则狭窄,甚至闭塞。可见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
(2)CT表现:胆囊肿瘤表现三种类型;胆囊壁肥厚型,胆囊壁呈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腔内型,胆囊腔单发或多发乳头状或菜花状肿块,肿块基底部胆囊壁增厚浸润;肿块型,胆囊腔大部分或全部被肿瘤所占据,形成软组织肿块。对比增强,肿瘤部分及增厚的胆囊壁可见明显强化。肿瘤侵犯肝脏时,可见周围肝实质出现低密度带,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侵犯胆囊管及肝总管或淋巴结转移压迫肝、胆总管时,均可出现梗阻性肝内胆管扩张。可合并有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征象。
(3)MRI表现:与CT表现相似,表现胆囊壁局限性或全部不规则增厚,胆囊内实质性肿块与增厚的胆囊壁相连。T2WI肿块周围的肝实质可形成不规则高信号带,提示肿瘤侵犯肝脏。同时可显示肝内转移、邻近淋巴结转移、胆结石及梗阻性胆道扩张。
3.诊断与鉴别
超声和CT为胆囊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及MRCP可从多方位显示肿块及胆管扩张。这些检查显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大小不等的肿块及其合并症,诊断大多不难。动脉造影比较少用。已经波及周围肝实质的肿块型胆囊癌,易与肝癌混淆。一般胆囊癌引起的胆道侵犯,扩张比较明显,而肝癌引起的胆管侵犯胆道扩张较轻,肝癌容易发生门静脉侵犯和癌栓。肥厚型胆囊癌还需与胆囊炎鉴别,胆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对比增强增厚的胆囊壁明显强化,明显的胆道扩张,周围肝实质侵犯和肝内转移则支持胆囊癌诊断。
三、如何预防胆囊癌?
为了有效的鉴别胆囊炎和胆囊癌,建议做B超进行鉴别。胆囊炎患者预后好,基本不会威胁其生命。胆囊癌患者因早期症状、体征无特殊,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易转移,疗效及预后都差。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规律饮食: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及预后都有着重要关系。患者首先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念和决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不要被疾病吓倒。
对于高危人群:如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患者,我们建议您定期体检,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发病诱因,胆囊长期受慢性炎症和胆结石内胆酸、胆碱的刺激,使胆囊粘膜发生癌变。
●胆囊息肉,不论是胆固醇性息肉瘤型息肉, 其恶变率可达20%左右。
在预防胆囊癌方面,在有家族病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生活方式健康有规律,每年定期体检。如感到身体异常,应及早去医院及时检查治疗。
因此,对于胆囊区不适或疼痛的病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有胆囊结石、炎症、息肉者,应进行定期B超检查,以求早日明确诊断。
四、胆囊癌患者的治疗
胆囊癌的生存率很差,总的5年生存率不足5%。主要与该肿瘤的恶性程度高,转移、扩散较早,早期确诊率和手术切除率均很低有关。
手术治疗胆囊癌可选用胆囊癌的根治手术,不过是要病变已侵犯了病人的浆膜层,有无区域性的病灶转移,还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者,可考虑是否进行扩大根治性胆囊切除术。一般手术的范围包括肝部分切除、胆囊切除、淋巴结清扫。
隐匿性胆囊癌的切除手术是指病人在进行指术前或者术中均未得出诊断结果,确是在“良性”疾病进行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进过病理切片最终确诊胆囊癌的患者。这类病人单做胆囊切除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进行扩大根治术。
胆囊癌晚期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是否进行姑息性手术,已经无法根治的患者,进行手术只是为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后期的生活质量。因此,才会采用姑息性手术。如果患者发现的早,尚可进行手术,病人应立即手术,否则病人的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如果确诊患者是患有早期胆囊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胆囊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因此,病人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对于无法根治的晚期病例,手术原则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