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心得
发表者:柳月娟 人已读
孙思邈《大医精诚》中言“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提出,若想成为一个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水平医生,临证时首先要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为什么这么说?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有作用吗?对于成就医生的幸福感有作用吗?有助于预防医患纠纷吗?难道不对病人发大慈恻隐之心,就不能成为高水平的医生吗?初读《大医精诚》时,并不十分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伴随着临证经验的增多,逐渐体会了其深意。
慈心,即仁心,仁慈之心。说起“慈”,“仁慈”,我们理所当然会想起父母,父母对孩子的仁慈仁爱之心是天生的,不论孩子做了什么错事,父母都不会记恨,而且是时时刻刻以巨大的慈爱之心滋养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心情不好了,或是生病了,很自然地就会想回到父母的身边;父母离世了,孩子会突然感觉生命的根脉断了,巨大的悲痛感油然而生。所以,仁慈之心,是具足爱的能量,对他人有巨大的滋养作用的。医生对病人如果能发出仁慈之心,大慈恻隐之心,自然也能滋养病人,病人不知不觉中得到正能量的滋养,自然心情舒适,对医生信任有加,病好的也就快了。同时,发大慈恻隐之心,也有助于医患之间建立长期、稳定、健康的信任关系,如同母子情深一般长久。所以,医生对病人发慈心,发大慈恻隐之心,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还可建立健康稳定的医患关系。
仁慈之心能激发和调用医生自身的正能量。五常“仁义礼智信”中,“仁”应的是五行之木,应的是五脏之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充满仁慈之心,就能保证肝的功能正常,可以正常行使其主疏泄,主藏血,主目,主筋等作用。同时,还可以把肾中的能量正常地调用给心,以维持心的功能,不会克脾胃,也不会反侮肺与大肠。肝与春季相应,是生命力升发的枢纽,可以调畅全身气机。仁慈之心,通过柔软一个人的心而不使其轻易急躁,通过慈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而不使其交通阻塞,从而保障了肝的正常疏泄,使全身气机升降有序,从而阴阳和合,正气充足。因此,医生所发仁慈之心通过调畅肝气,激发了自身正气的充盈,从而可以充满正能量地去救治病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发大慈恻隐之心与“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有关系吗?“安神定志”,即神志安定,没有恐惧,不焦虑于过去,也不担忧未来,心无杂念,神志清明。很多病人反应大脑充溢着各种事情,不能自主控制使其停止下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失眠、焦虑等亚健康或疾病状态。“无欲无求”,即心中没有欲求,没有愿求。若心中愿求过多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只有一个结局:所愿不遂。心中的愿求没有实现,则烦恼;心中的愿求实现了,也是暂时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地在发生发展变化。就如同买了一个最新版的手机很高兴,突然脱手摔坏了,又陷入了苦恼;就如同给前一个病人治疗非常有效很高兴,下一个病人吃了药没多大变化,看不到疗效,又会陷入苦恼;就如同看见就诊病人很多,说明自己医术高超很高兴,第二天突然病人很少,又陷入苦恼。所以只要心中有了愿求,就会所愿不遂,就会心情低落,导致肝气郁结,全身气机升降失调,阴阳失和,正气逐渐亏弱。所以“无欲无求”,则肝气调畅,正气充足,也有助于“安神定志”。大脑的血流量占心脏搏出量的15%-20%,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5%,心神不宁、杂念纷飞以及过激的情绪都会增加脑能量的消耗。由于肾主骨生髓,生脑髓,如果能保持“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大脑清明的状态,则脑部大量的能量就能节省下来,下归于肾,培补肾元,则正气增强。由此可见,只有人体处于处于“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的状态,才能保证人体正气的充足,才能激发出正能量,才能发出大慈恻隐之心。也就是说大慈恻隐之心的必要条件是“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如果身心动荡、五脏失和,即使想发大慈恻隐之心,可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若想真正做到“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而是在明理后认准方向,朝夕用功,逐渐调试自己的身心状态,最终累积出更多的正能量,使我们作为医生,有更多的能力去临床救治病人!
安神定志,无欲无求,没有所愿不遂,心情舒畅,肝气条达,正气充足,自然容易发出大慈恻隐之心。但是,反过来,仁慈之心也是对治不良情绪的利器!比如当医患沟通出现问题,医生在面对病人的激动情绪甚至无理取闹时,如果试图维持自身的面子或尊严,结果只是心生烦恼,开始对病人没有耐心,语言中带着不耐烦,进一步激惹了病人的不良情绪,使其更加语出伤人,如此恶性循环,容易导致恶性的医患事件。在此过程中,医生自身肝气骤升而气乱,也损伤和消耗了自身的正气,治疗效果更是无从保障。如果面对病人的无理取闹,医生能够以仁慈,仁爱之心待之,此时医生的语言是柔和的,表情是温暖的,正能量是充足的,能够慢慢地调和病人的情绪。病人的情绪如同潮起,潮起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进一步激惹,自会潮落,医生的仁慈之心通过柔和的语言,柔和的表情,进一步调和缓解了病人的情绪。如此一来,过激的恶性的医患事件也会减少很多。同时,由于医生始终能够保持心态平和,肝气调达,所发大慈恻隐之心不仅笼罩了自己,也感染了病人,体现了大医风范!所以,发仁慈之心,有利于激发医生的正能量,降低医患矛盾。
医生对病人发慈心,发大慈恻隐之心,是医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在校期间,要通过相互的诊治实训,培养对病人的仁慈之心;对于初涉临床的医生,在临证中看到病人的疾苦,要不断发大慈心;伴随着临床经验的累积,伴随着临证时间越来越长,在不断对病人发大慈心的过程中,仁慈之心越来越浓郁,能量越来越强,对病人的益处也越来越大。这就是老一辈医界大德所具备的品质,像张仲景、华佗、李时珍、陈士铎等,乃至于近代的张锡纯、现代的裘法祖等,其医德医术让我们望尘莫及。但是,当我们还是一棵小草时,看清了成就大医的方向,就可以时时警醒自己,破除私念,在临证中反复对病人发大慈之心。
临床中还有一个问题可能会困扰大家——病气。我们生活在天地大气场中,物物皆有其气场。有的人心地善良,正能量强,我们会受其感染;有的人心地狭窄,常常抱怨,我们也会受到影响;对于病人来说,因为疾病的困扰,自然心情抑郁,正气不足,邪气入侵,医患沟通的过程中,必然也会相互作用而能量互通。有的医生天生敏感,对病气的感受力强,这对于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有一个推拿医生跟我说,她见到一些肿瘤病人,就感觉自己进入了寒冰地狱,让她难以接近病人,并警告我看病时一定要学会挡病气,不然自己身体会受影响。现在医院的医务人员健康不容忽视,工作强度大、情绪不稳,当正气不足时,若有病气的干扰,必然也会发病。那么,医务人员如何保持自身身心的健康,以利于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病人呢?孙思邈已经告诉我们,临证时,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无欲无求就不会所愿不遂,不会受到不良情绪的侵扰,则正气充盈;发大慈恻隐之心可以激发身心内在的正能量,使医生自身保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同时也在诊疗过程中,将正能量传递给患者,无形中调和了患者的身心提高了临床疗效,避免了医患冲突。
如此看来,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让临床医生临证时“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发大慈恻隐之心”是为了保护我们医生,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是为了避免医患矛盾!孙思邈真人千古益医之心可鉴!如此看来,我们古人把医德放在考察医生的首位,原来是为了保护医生、保证疗效、调和医患关系!明白了这一点,就要在临床中普及和运用。不管是在校医学生还是临床医生,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普及这一点。让大家不断培养自己安神定志的能力,时刻警醒自心之是否无欲无求,是否保持大慈恻隐之心,自身正能量是否充足。如此来从事临床,从事医务工作,则医患双双受益无穷。
作者:柳月娟
2017.6.16
本文是柳月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