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你一起了解膀胱的基本知识
今天科室来了一位阿叔,四十多岁,看起来精神十足,当询问时病情时,他面色沉阴下来,他告诉我自己的身体很棒,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就在最近一两个月,感觉拉尿次数增多,每次拉完尿,总感觉还有尿没拉出来,以为上火了,就自己去药店买了一些消炎药吃,两三天后有好转,就没太注意,时间长了,才告知家人。家人带他来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膀胱长了一个肿瘤,阿叔说由于不好意思告知家人,自己对膀胱的一些情况又不了解,耽误了病情。
膀胱是人体一个储尿器官,平时从肾脏产生的尿液,经过输尿管输送到膀胱,在膀胱中存留到一定的量,再由膀胱收缩,经尿道排出体外。
膀胱位于哪里?
成年人膀胱位于骨盆内,为一贮存尿液的器官。婴儿膀胱较高,位于腹部,其颈部接近耻骨联合上缘;到20岁左右,由于耻骨扩张,骶骨角色的演变,伴同骨盆的倾斜及深阔,膀胱即逐渐降至骨盆内。空虚时膀胱呈锥体形,充满时形状变为卵圆形,顶部可高出耻骨上缘。成人膀胱容量为400~500ml尿液。
膀胱的作用?
膀胱是人体的一个囊性器官,有一定的收缩性,就像是一个储水囊,人体需要排出的液体经过层层过滤经过肾脏、输尿管到达膀胱,储存一定的量(成年人正常的膀胱,大约可以储存400~500毫升的尿液。),再由膀胱收缩,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膀胱是如何工作的?
膀胱是一个贮存尿液的肌肉囊。婴儿的膀胱会不时地进行反射活动,从而排出尿液。2岁左右,膀胱的排尿活动开始受到大脑意识的控制。膀胱由4层肌肉组织与结缔组织构成,使得膀胱在尿液充盈时会膨胀起来。此外,膀胱有特殊的牵张感受器,当需要排尿时,这种感受器可以给大脑传递相应的信号。
左右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输送到膀胱。尿道作为一条管道,可以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排尿受两层肌肉的控制。一层是内括约肌,在尿道口附近,它不受意识的控制;另一层是外括约肌,位于内括约肌的下面,它受意识的控制。能不能控制排尿与括约肌的功能有关。
当尿量达到某一特定的水平时,膀胱壁上专门的牵张感受器会被激活。这些感受器会将信号传递给脊髓,从脊髓反馈回来的信号会导致膀胱壁的肌肉收缩。当这种反射出现时,反射信号会被传至大脑,接着我们就会意识到需要排尿了。大脑既可以将信号传递到外括约肌让其舒张,以完成排尿,也可以把信号传回到膀胱让其保持括约肌的收缩状态,直到时间合适时再排尿。但是,如果膀胱等待的时间太久,外括约肌也会舒张开来以排出尿液。例如,年幼的孩子在白天尿湿裤子就是由于他们忙于玩耍而没有停下来去排尿导致的。
对年长的儿童和成人而言,他们不会等到膀胱满了的时候才去小便。
膀胱出现病变会出现哪些不舒服?
膀胱出现病变时拉尿的次数会增多(喝水多时,拉尿的次数也会增多),每次尿量没有正常多,这就是尿频。
有尿急感,去厕所拉完后,感觉还有尿要拉出,意犹未尽的感觉,不停的往厕所跑,这就是尿急。
拉尿时感觉到疼痛,火辣辣的,这就是尿痛。
偶尔也会拉出红色的尿,通常是尿里含有血液。
想拉尿时去厕所了,又拉不出,有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有时候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排出尿来,严重的时候排不出尿,这就是排尿困难。
腹部胀痛时,可能是堵塞了,我们的膀胱就像是一个储水池,出口被堵住了,导致无法流出,越积越多,就会膨胀起来,引起腹部胀痛。
膀胱可能出现哪些疾病?
膀胱炎,膀胱结石,膀胱囊肿,尿路感染,膀胱癌等。
本文是袁道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