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苗鲁杰 人已读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肠上皮化生实质上是胃粘膜对慢性持续感染的一种适应现象,也就是胃粘膜为了摆脱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而改换肠粘膜的外衣适应性行为。
根据黏液多少及细胞形态可以分为三型,即:I型,化生上皮与小肠上皮类似;IIa型 ;IIb或III型,与结肠上皮类似。III型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随着肠上皮化生不断进行,胃粘膜上皮逐步不适应幽门螺旋杆菌的生存,其数量逐渐减少至消失。所以在胃炎后期,往往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降低或测不出。因此并不是所有肠上皮化生均要变癌,要看病理分型,化生范围,严重程度甚至包括患者基因易感性等等多方面因素。但一般而言,肠上皮化生患者建议除菌治疗。
胃粘膜萎缩的实质是固有腺体萎缩,这种萎缩既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的,也可能是长期慢性炎症反应的结果。萎缩最可靠的诊断办法依赖病理深层活检,萎缩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般建议除菌治疗。如幽门螺旋杆菌阴性,且轻度萎缩,这种萎缩癌变概率极低,建议先控制炎症,有一定延缓萎缩的作用。
总之,肠化及腺体萎缩均为癌变的高风险因素,伴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一般是建议杀菌的。但是这两种病变跟癌并无一对一的关系,仅仅是从概率上讲有一定关系。目前大部分医院还没有做到鉴别化生为哪一种类型的程度。积极治疗胃炎,定期复查胃镜是目前最切实有效的办法。
本文是苗鲁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