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视术后复查的时间点和关键点
近视手术复查的时间点和关键点是什么?
刚刚看到一位留言者说“我2月做的手术 现在2月了 恢复得还不错 已经推荐家里人和朋友 她们也已经开始行动 比较遗憾的事周老师每次看诊人太多 象我们过去复诊的过程只需5分钟 但等待要数小时 需要每次7点多赶过去 很辛苦”,我感到非常抱歉!因为没有显示他的名字,不能把歉意马上传达给他。很多时候都是很惭愧,但是又很无奈。比如昨天一早恰要去学校上大课,9:40授课结束立刻赶回门诊,一直忙到晚上。今天没有门诊安排,但6:20就出门,下午做完飞秒激光的手术又处理了2个会诊,还要就一个临床观察进行安排,也是很晚才回到家。我们院的医生大都这样忙,病人太多,病人的候诊时间过长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对我的手术后的病人来说,在要求的1个月和3个月的复查时,请记得先到护士台,告诉护士“我是复诊,我已经预约过前来的”,护士已经准备了绿色快捷通道会先把视力、压力(眼压)和验光度数检测好,效率就会提高。如果其他时间点能被当地或就近的眼科复查到(术前请告诉我,我会预备好致当地医生的随访信),在当地也是可以的,不必一定要每次赶来,只要别遗漏检测项目并及时按医嘱反馈给64377134-814的老师。我想,对于近视手术复诊来说,也许写一个小科普会有所帮助,减少近视手术后患者的顾虑,更加放松患者的心情,因此我写了下面文字,供参考。
提倡病人自己必须重视术后复查,一个病人应该知道何时复查并查什么项目,近视手术术后复查的时间点和关键点是什么呢?
首先要问的是:复查是为了什么?为了安全、有效、稳定和可靠!
那么复查的内容有什么呢?无须置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每次复查一定要查视力!没错,但是视力是怎么改善的?是近视度数被消除了才获得的,所以术后的度数检测一定是不能缺少的项目!
度数是如何消减的?是激光让角膜变平,那么激光落在角膜上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可能发生的波动,就需要角膜地形图来复核。白天的视力明显提高了,夜间的视力又是如何?就需要复查对比敏感度和像差。可能术后有眼发干或看电视等容易干涩的感觉(早期),因此也有必要观察眼表的滋润性。
一些病人应用的激素眼药水超过2周(较长期应用),激素眼药水可能有副反应(真正发生的非常少!),主要表现在眼压的升高,因此对于对于在用药水的患者,每2-3周需要测量眼压!
那么复查的时间点是如何的呢?术后次日的复查对于病人是很重要的!主要观察伤口包括上皮或角膜瓣的愈合,防治发炎(感染)!(少数外地病人要当天回去,离开医院前一定再让医生复查以下!)
请掌握术后复查的时间点!LASIK术后1天、3周、6周、3个月、最好能在术后6个月、1年和2年也能复查。LASEK/epi-LASIK术后1天、1周(取镜)、4周、6周以及8周/10周(测眼压!)、12周,最好也能在术后6个月、1年和2年被复查到。这些日期不是僵化的,是允许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的,也可以有略微提前或延后。主刀医生比如我通常会要求病人最好能在术后至少看到2次,即第一次(术后次日)和术后1个月的情况,其他时段的复查希望能被规范专业的屈光医生复查后反馈到主刀医生。
当前的病人的流动性很大,即使交通很方便也不一定能那么按时随访到。那么复查的地点可否有变动呢?对于主刀医生而言,最好能在LASIK术后1天、1月、3个月看到病人,LASEK/epi-LASIK术后1天、1周(取镜)、4周、8周、12周看到病人,也就是说最好回到手术的医院。如果做不到,就请在当地或就近的规范眼科复查,并把我们称为复查“三步曲”+角膜”最主要的内容反馈给我们,以便更好地指导用药!
那三步曲?1:视力;2:压力(眼压);3:度数(当地医院电脑验光的数据可以让我们参考,有时候当地的验光不能很到位也没有关系,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需加上4:角膜(裂隙灯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
还需注意的是:
1:和LASIK相比,LASEK视力恢复相对较慢,术后需戴接触镜1周,因此取镜片必须有规范的眼科医生才能放心。
2:通过调整眼药水可将术后屈光度和视力微调到预期值,如果屈光度较高的人,需要更强调术后按时复查。
3:如远视+弱视的患儿术后需弱视训练的,需要按弱视的训练安排调整复查时间。
4:飞秒激光手术者同样要遵循LASIK术后随访常规。
5:高度近视屈光晶体如ICL植入者,在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以及晶体透明性是每次必须重视的内容。
长远看,还需要复查近视眼本身的潜在隐患或相关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变性、眼底出血等,对高度近视患者更需强调这一点。中老年还需需注意晶体情况。通常要求术后6个月或1年、2年要有复查记录。这些可以在就近或当地医院做到,注意反馈给主刀医生!
本文是周行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