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经历的碘131治疗
在2013年单位查体中,我不幸被查出罹患了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据TNM分期(国际上通用的对肿瘤分期的一种形式,T指肿瘤本身的情况,N指肿瘤转移到淋巴结的情况,M指肿瘤有无远处转移。)为Ⅳa期。于2013年底在全麻下行“右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左甲状腺叶切除术”。术后医生告诉我,目前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的经典模式是“手术+131I+甲状腺素”,所以131I治疗是该病治疗的三个重要环节之一。嘱咐我术后1个月,做131I治疗。然而131I毕竟是一种放射性药物,既然是药物,就必然有药理作用和药物安全性问题,那么服用131I治疗的机理是什么?服用131I后到底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呢?这种放射性药物会不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伤害呢?带着这些问题,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办理了入院手续。等待医生的问诊及对我这些困惑的解答。
我:大夫,用131I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机理是什么?
医生:人体的甲状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从体内(主要来自我们的饮食)摄取碘,进而在甲状腺腺内合成甲状腺激素,供我们机体使用。我们体内的碘,绝大部分都被甲状腺腺体吸收,用来合成甲状腺激素。也就是说,人体内能够吸收碘的,主要就是甲状腺。其它器官不是吸碘能力小,就是碘在其内滞留时间短,只是“匆匆过客”罢了。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通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其共同的特点是,跟正常的甲状腺细胞功能类似,可以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有杀伤性的放射性碘,也就是131I来治疗甲状腺癌。当癌组织吸收了131I之后,通过其产生的电离辐射就可以精准定位并杀死甲状腺癌细胞。
我:哦,基本明白了,那用多大量合适呢?我听说对于难治性甲亢患者也用131I治疗,这个和治疗甲状腺癌的剂量一样吗?有多大差别?
医生:这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甲亢的治疗量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所用剂量一般都较小。甲状腺癌的剂量相对较大,其所用剂量也会因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基础情况而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有两种方式,一种叫“清甲”,另一种叫“清灶”治疗。“清甲”治疗,是指清除人体内的甲状腺组织。这种方法有利于避免甲状腺癌复发,同时治疗后进行显像,可以发现有没有肿瘤转移,也为以后的随访观察提供方便,治疗剂量通常在是30-100mCi(毫居)之间。“清灶”治疗,是指目的在于清除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灶的治疗方法。一般根据肿瘤转移的情况、部位而采用不同的剂量,范围在100-250mCi之间。
我:明白了,还有131I毕竟是一个放射性药物,那他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呢?服用后我需要隔离吗?如果需要隔离,如何与家人及朋友接触?
医生:对于绝大部分患者来讲,进行131I治疗的时候,都是手术切除了绝大部分甲状腺组织了,残余的甲状腺组织一般不到5%;而如果是发生转移,即使广泛转移的话,能够吸收131I的甲状腺组织也估计不到1-3%。那么如果,进行131I治疗,即使一般最大的剂量的250mCi的话,真正被甲状腺组织吸收的131I,也就7.5mCi。其它的主要分布在胃肠道和泌尿道,然后通过大小便被排泄出去。131I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它一般8天之后,放射性的量自行减少一半,也就是说它的半衰期是8.3天。所以服131I后,即使没有排泄,也会降低一半。如果加上人体的排泄,那么一周之后,人体内残留的放射性碘就非常少了。如果身体有残余甲状腺组织,尤其第一次“清甲”治疗,残留的量相对较多。如果只是转移灶,甚至有的患者,131I-SPECT全身扫描没有发现病灶,那时候身体内的放射就更少了,不到1%。
因此,服131I后的头几天,身体内的排泄物(特别是尿液)的放射性是非常大的,所以,为了防止排泄物污染环境或射线对家人或公众造成无辜的损害,一般要求患者住院进行131I治疗。在美国,通常按照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的规定,符合以下三种标准,患者才可解除隔离:①体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不超过33 mCi;②距离1米处辐射剂量率低于7mR/h(0.07mSv/h);③对成人的最大辐射剂量不超过5mSv。这是由医生来用专用仪器来测定,如果符合标准,恭喜你,可以解除“禁闭”,重获自由了。
131I是一种高能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它的防护最理想的是用铅等重金属,比如住在铅屏蔽的房子、穿铅衣等,但任何一个家庭具备这样的设施的可能性都不大,所以主要靠增大接触距离(比如自己住单间,远距离与家人、朋友接触),以及缩短接触时间。总的来讲,短时间、长距离的偶尔接触还是可以的。当然,有孕妇和婴幼儿还是尽可能不接触。
美国医学杂志曾发表了关于131I治疗甲状腺癌相关辐射研究,以客观的数据缓解大家的紧张心理。该研究共收纳了30名患者、65名家庭成员和17只宠物。患者门诊口服131I剂量范围在70-150mCi之间,患者经告知(服药后2天内单独睡眠、充分饮水、避免长时间接触他人)后服药并返回家中观察。研究者测量了10天内患者房间、家庭成员和宠物的受照剂量。结果发现,卧室在所有房间中的辐射剂量最大(平均为0.58 mSv),对家庭成员的辐射剂量在0.001-1.09 mSv之间(包括30名儿童、35名成人和17只宠物)。研究结果表明,甲状腺癌门诊131I治疗对家庭成员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当代NRC规范所规定的剂量限值(5 mSv)。因此,国际和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倡对甲状腺全切除后的患者进行131I治疗前病情评估,用最低剂量的131I进行“清甲”,避免因药物滥用对患者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我:是这样啊,刚才您也说了131I是一种高能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我服用131I虽然是对我疾病的治疗,那对了我会有什么伤害呢?或者说有什么不良反应?我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131I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一种相当安全的疗法,很少有极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虽然治疗剂量的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灶、残留甲状腺组织、邻近组织和其他可摄碘的正常组织器官形成直接辐射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炎症反应,但这些反应多出现于清甲治疗后的1-5天内,属于短暂性的副作用,常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治疗过程中发生率最高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但大部分能够耐受。一般仅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腹泻较少见,可于服药后几小时即出现,有的患者可能要持续2天至1周,常可用止吐剂对症处理。胃肠道反应与患者心理恐惧感及轻度胃肠道水肿有关,只要你在治疗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到放松心情,不惧怕,让家人做些清淡、可口的饮食即可。
其次,就是颈部轻微肿胀,一般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胀,发生在服药后24-48小时之内,可能因手术时残存的原有甲状腺组织较多,而出现甲状腺炎,为一过性的,大多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术后残留腺体较多时,建议在131I治疗的同时服用糖皮质激素,这样就可以安全轻松地度过“老干部疗养期”了。
第三,是唾液腺损伤,这是因为唾液腺也会摄取放射碘引发唾液腺放射性炎症造成的。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一般出现在24小时内,患者有唾液腺轻微肿痛及轻微口干之症状,也是一过性的,在131I治疗期服用酸性糖果、嚼无糖口香糖、按摩唾液腺或补液等措施,可减轻唾液腺的辐射损伤。慢性一般发生于接受多次大剂量131I治疗患者,表现为口干、腮腺区疼痛、味觉改变、吞咽困难等,其发生率较低。
第四,是对腹腔和盆腔的辐射损伤,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影响,多数学者认为131I治疗可能导致短暂性卵巢或睾丸功能异常,但之后仍可安全生育。通过医学内照射剂量法(MIRD)计算得出生殖腺所接受的照射剂量低于人类精子的半数致死量(LD50)。世界近千例样本量的研究表明,131I治疗未出现影响生育或新生儿先天异常的证据。但为减少对腹腔和盆腔照射,建议患者服药后大量饮水、多排尿,多吃些水果、蔬菜及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每日排便,可有助于减轻腹腔和盆腔的辐射损伤。若有便秘的情况,一定要告知医生进行预处理,用些增强胃肠动力的药物和缓泻剂是十分有效的。
第五,有报道说可能对骨髓有抑制作用。对于治疗次数少的患者,一般不会发生;但对接收多次131I治疗的患者需要谨慎考虑,多次治疗后可能发生一过性骨髓抑制而造成白细胞降低,服用升高白细胞药物后多能缓解。当然,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权衡治疗获益和代价。
再有就是对于弥漫性肺转移患者,远期副作用还包括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长期大剂量治疗的患者白血病的患病率相对增高。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和/或高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持续甲减加上“清甲”后131I的损伤,基础疾病病情可能在短期内加重,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我:看来放松心情,遵从医嘱是最好的防护方法。
医生:对,为了根除病灶,许多患者都需要接受131I治疗,但由于患者对131I治疗不甚了解而产生了许多顾虑,不知道治疗后的副反应究竟有多大,尤其是有些患者刚刚做完手术不久,再加上131I治疗的需要,身体本身就处于甲减状态,就有乏力,全身肿胀等不适,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能承受这种看似威力巨大的治疗方法。不免会产生焦虑、失眠、恐惧等,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131I治疗的靶向性极强,其副作用要比放化疗小的多,而且大多能及时缓解。
我:嗯,谢谢大夫。我一定会好好配合治疗。
经过医生的细心讲解,我对131I治疗有了很好的心理准备,放心地接受了治疗。我服用131I的剂量是100mCi。在治疗时,由于是第一次,医生给我用甲基强的松龙(一种糖皮质激素)来预防可能发生的放射性炎症,因此,治疗中我只是出现咽部的不适,咽痛(吞咽食物或唾液时有时咽部疼痛感加重),咽部发干,多少有些厌食等症状,通过含服酸性糖果和大量饮水及家人细心的照顾,经过几天就都消失了。根据医嘱,5个月后我又进行了第二次治疗,考虑到残留甲状腺摄碘功能有限,这次就没有再用激素进行预防。虽然有乏力、面部肿胀等不适,但服用100mCi 131I后的不适感比第一次要轻的多,仅仅是咽部发干及咽痛,通过含酸性糖果及大量饮水,2-3天就都消失了。治疗后经SPECT全身扫描,结果是“颈部未见明显残留甲状腺组织,未见典型功能性转移病灶征象”。医生告诉我,根据扫描及其他检查结果,我可以“光荣退伍了”,也不需要再来“疗养”了。听到这个喜讯,我非常高兴,由此可见131I治疗并不可怕,而且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本文是任耘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