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浩 三甲
刘浩 主治医师
廊坊市人民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

药物涂层球囊——外周血管介入新方向

9259人已读
周围动脉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据估计,目前全球有两亿多周围动脉疾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造成跛行、静息痛,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及外周介入领域。

原理

DCB通过局部向动脉血管壁释放抗增殖药物,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效果。

和普通球囊相比,药物涂层球囊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它可载药并能在病变部位以短暂的贴壁时间释放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在治疗股腘病变疾病方面,药物涂层球囊和普通球囊以及裸支架相比,能更为持久地保持血管的通畅,减少再狭窄的发生,并且在血管内不留异物,保留血管条件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适应症



ISR(支架内再狭窄)是DCB的优选适应证,也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临床适应证。研究证明,DCB与普通球囊和DES相比,在治疗ISR时显示出了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优势


与药物洗脱支架(DES)相比,DCB无聚合物基质,又无金属网格残留,从而减少内膜炎症反应,大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并可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DCB术后仅需1~3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DCB治疗避免了异物置入,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

实例
术前CTA
术中造影
后记


药物涂层球囊作为新兴的治疗技术,已经在介入血管外科成功开展。介入血管外科一直秉承“服务患者“理念,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行。

刘浩
刘浩 主治医师
廊坊市人民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