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卫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鼻炎资料汇编

过敏性鼻炎

发表者:邢卫光 人已读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中医学“鼻鼽”、“鼽嚏”、“鼽水”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喷嚏、鼻痒、大量水样清涕、鼻塞、嗅觉减退。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有内外两端,在内由于肺脾肾三脏虚损:在外由于风、寒等六淫之邪侵袭为患。因此在治疗上多从整体出发,并注重与局部用药相结合。王庆国师从刘渡舟先生,精于《伤寒论》,从事临床40余载,学验俱丰,窥其诊治不拘一格,尤其对疑难杂症有其独到见解。临证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从手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少阳经三经辨证。但是临证没有绝对的分型,可三经俱兼,可两两兼具,可兼其他经证。
太阳少阴两感
患某,女性,23岁,2012年8月21日初诊。过敏性鼻炎.四季均常发。现鼻塞、遇风则嚏、头痛、恶风、怕冷、手足凉、舌质黯淡、苔白略黄、脉沉缓,辨证为太少合病.少阴肾阳虚,太阳经气不利。处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汤合川芎茶调散。炙麻黄10g,细辛5g,制附片10g,白芷10g,干姜l0g,当归15g,白芍l5g,黄芪20g,防风10g,桂枝10g,炙甘草1Og,辛夷8g,川芎10g,荆芥1Og,黄芩l0g。14剂。二诊:过敏性鼻炎,鼻塞、喷嚏均好转,后背痛,腰痛,舌暗,苔黄。上方黄芪加至25g,黄芩加至15g,加羌活15g。续服14剂。随诊半年鼻炎未复发。
伤寒论》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太阳中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本案患者怕冷、手足冷、脉沉可辨为少阴肾虚证。又鼻塞、恶风、头痛。又有太阳中风表证。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用桂枝汤温经助阳解表,以达到太少两解。又以玉屏风散加干姜以益气固表温肺,当归合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川芎、荆芥祛风散邪,且川芎又为治头痛要药:少加黄芩清热,防表邪化热。二诊加重黄芪、黄芩以益气清热,加羌活以散寒止痛。《内经》多处论及鼻鼽与肾虚有关系,《素问·宣明五气》曾有“五气所病肾为欠,为涕”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日“年六十,阴萎,肾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张景岳在《类经》中也说“阳未静而阴引之,故为欠;阳未达而阴发之。故为嚏”。王师认为.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如《内经》所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肾乃先天之本,肾中之阳.即是元阳、真阳,癸水中阳气充,则可温煦五脏六腑,则阴阳升降之机运行正常,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肾阳与现在所述免疫力息息相关。肾阳虚则免疫力低下。人体对一些过敏原敏感性增加,从而发病。临证常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治疗此型,阳虚重可酌加菟丝子、淫羊藿、葫芦巴、益智仁、干姜等。
太阴少阴合病
刘某,女性,59岁,2012年1O月23日初诊。鼻流清涕不止,晨起喷嚏,不嚏则鼻不通气,大便可,印堂不适,恶寒甚,易感冒,舌黯淡,苔白滑,脉沉弦。王师辨为太阴少阴同病,肺肾虚寒证。处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温肺止流丹。生麻黄10g,细辛6g,制附片l0g,生黄芪l5g,当归1Og,防风10g,炒白术15g,炙甘草10g,白芍15g,辛夷10g,白芷10g,川芎15g,生姜1Og,大枣10g,诃子1Og,干姜15g,生晒参15g,苍耳子8g,鱼脑石10g(药房无药,以鱼腥草代替)。7剂。二诊:诸证悉减,周身暖,服药后微微汗出,上方续服10剂。半年后复诊言未复发。
《辨证录·卷之三》云“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虚寒之病也。热证宜用清凉之药,寒证宜用温和之剂.倘概用散而不用补,则损伤肺气,而肺金益虚寒,愈流清涕矣。方用温肺止流丹”。本案患者流清涕、形寒可辨为肺寒;晨起喷嚏、舌暗淡,脉沉则又有肾阳虚表现。故以温肺止流丹温肺止涕。又少阴脉贯肾络于肺,肾阳汇聚一身之阳气,肺肾金水相生,故配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肾阳祛肺寒。配以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当归、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气血;辛夷、白芷、川芎、苍耳子引诸药入鼻。《灵枢·本神》云“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日“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人乘于鼻,故使津涕不能自收”。又日“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雍塞而为鼻鼽”。《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宜细辛、乌、附、干姜之属”。肺主鼻,在液为涕,故鼻病与肺关系尤为密切。此型常与他型兼见。肺寒为过敏性鼻炎的根本,而肺寒的根本又是肾阳虚,故必不可缺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中,对于肺气虚为主者,则以《辨证录》温肺止流丹为主方;肺虚寒甚者,则配以《兰室秘藏》之温肺汤。
少阳不利,胆热犯肺
徐某,女性,42岁。2012年8月18日初诊。过敏性鼻炎,四季均发,春夏严重。鼻塞,流浊涕,眼干、眼痒,喷嚏不止,轻微咳嗽,咽干痒,纳可,眠差,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肺证。治以和解少阳,疏风清热兼以止咳。处以小柴胡汤合过敏煎。处方:柴胡15g,炒黄芩10g,龙胆草10g,煅牡蛎15g,炙甘草1Og,菊花10g,荆芥10g,蝉蜕1Og,乌梅10g,五味子10g,辛夷1Og,当归15g,连翘1Og,白芍2Og,杏仁10g,地龙20g,鱼腥草3Og,炒枣仁15g,桔梗10g。10剂。9月18日复诊,服完10剂后鼻塞、眼痒等好转,因未及时复诊,近日又发鼻炎,鼻塞、喷嚏,头痛,睡眠好转,舌暗红,苔白干。上方去菊花、杏仁、地龙、鱼腥草、枣仁、桔梗,加沙参15g,川芎20g,细辛5g,制附片10g。续服1O剂。三诊,鼻炎症状已无,欲咳,上方加生地黄20g。续服10剂。随诊半年鼻炎未复发。
伤寒论》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刘渡舟教授认为少阳病的提纲为少阳胆腑之热,反应的症状就是“口苦、咽干、目眩也”。同时根据诊脉为弦滑脉,脉症合参辨证为胆热犯肺。方中柴胡、炒黄芩和解少阳兼清胆热,再加龙胆草共起清泻胆热之功。乌梅、五味子、白芍、当归、炙甘草、煅牡蛎,为过敏煎加味,酸甘化阴,以制约胆热,且配伍菊花、连翘、蝉蜕、荆芥疏风清热,一收一发,调畅气机。杏仁、地龙、桔梗、鱼腥草化痰止咳。辛夷引药人鼻。炒枣仁则养心安神。二诊去止咳及镇静安神药,加细辛、制附子温肾扶正,沙参以益肺气润燥,川芎祛风止头痛。三诊加生地益阴助阳。《素问·气厥论》言“胆移热于脑,则辛颏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少阳属相火,亦日畏火。相火淫胜于上。
则金受其制,故金政不平,发于上而为鼽。临证治疗此型主要以小柴胡汤为主,太少不和者则用柴胡桂枝汤。且常合用过敏煎以调和阴阳。
临证应用六经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得心应手,其应用经方强调“有是证用是方”、“方证相应”,只要病机相符,主症明确,用之必有效验,而抓主证更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