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雷文斌 三甲
雷文斌 主任医师
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咽喉专科

咽喉头颈肿瘤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8096人已读

1、患者术后回室按全麻后护理常规,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至次日早晨。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变化,有无出血、低血氧、皮下气肿等情况出现,并及时处理。

2、用药:按医嘱使用抗感染、稀释痰液、抑酸剂药物等药物,配合雾化吸入及气管内滴药,以利排痰及预防感染等。

3、停留胃管胃肠减压24-48小时后鼻饲流质,遵循由慢到快、由少到多、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根据手术方式不同予鼻饲流质7-14日,以免吞咽食物刺激咽部伤口,影响伤口的愈合。术后停留胃管要固定保护好,不能自行拔出,以免因重插胃管增加痛苦、损伤或刺激伤口,致咽瘘发生。鼻饲管的拔除时间根据术式不同差异较大,还要根据患者体质恢复情况决定拔除时间。拔除鼻饲管前应观察进食无呛咳、无咽瘘后方可练习经口进食。拔除胃管前在本科医护人员指导下试进食,及到本院康复科门诊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部分喉切除术后病人从块状软食(如沾水的馒头、肠粉等)开始试吃,水等流质最容易引起误吸和呛咳。全喉切除术后的病人从流质(汤水、奶制品等)或半流质(粥、麦片等)开始试吃,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

4、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头略向前倾,以利于颈部伤口引流,减轻颈部组织充血、水肿。避免头部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鼓励术后早期床上活动,以增加肠蠕动促进食欲,促进排痰,预防皮肤长期受压致褥疮形成。

5、遵医嘱必要时勿将痰、分泌物等咽下。分泌物多时配合定时吸痰。

6、颈部切口接负压引流,保持其引流通畅,勿扭曲或压迫引流管,使颈部伤口处的积血充分流出,利于伤口愈合。负压瓶恢复形状时应及时捏扁保持负压。每日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和量,转身或活动时注意预防引流管脱落,如果不慎脱落要立即报告医护人员处理。如果遇上咽瘘、乳糜瘘等特殊情况停留负压引流管的时间可能较长。

7、配合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及造瘘口护理。气管套管内应勤滴药及咳痰、吸痰,患者学会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先深吸气后,再用适当力咳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每天定时拍背以促进排痰。

8、学会自我病情观察:

(1)家属配合观察呼吸情况是否畅顺,如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应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皮下气肿等,如气管切开处出血、伤口敷料渗湿,颈部及胸部肿胀明显,气管套管脱出等情况,应即报告医护人员予及时处理。

(3)注意有无咽瘘发生,如吞咽时有呛咳,分泌物进入气道时应通知医护人员,密切注意患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9、气管套管拨管前先行换管或堵管:10mm套管→换8mm套管→换6mm套管(部分病人)→堵管24-48小时无呼吸困难→拨管。需要放疗的患者,因为常伴咽喉粘膜水肿,需放疗后约3个月粘膜水肿稳定,才考虑堵管→拨管。

本文系雷文斌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雷文斌
雷文斌 主任医师
中山一院 耳鼻咽喉科/咽喉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