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脉介入术后(支架术后)过早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有危险
原创 2018-03-17 朱柳媛 中国循环杂志
对于置入冠脉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一种P2Y12抑制剂)时程,目前的指南建议至少12个月。
近日在2018年ACC上公布的一项韩国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研究——SMART-DATE研究也探索了这一问题。
该研究发现,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相比,尽管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18个月随访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发生风险并没有增加,但单纯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增加1.4倍。
对此,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Hyeon-Cheol Gwon教授表示,该研究结果并不能得出“冠脉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6个月是安全的”。他强调,如果患者没有额外出血风险,DAPT至少要维持标准的12个月。
该研究同时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同时配发的述评认为,“在当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标准时程应至少是12个月,那些基线出血风险较高或者存在出血的患者接受6个月DAPT可能是合理的”。
该研究共入选2712例冠脉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后随机接受6个月(n=1357)或≥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n=1355)。
结果显示,随访18个月时,6个月组和12个月组上述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6%和4.2%,前者不劣于后者。尽管两组在全因死亡或脑卒中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但6个月组的心肌梗死发生风险明显高于12个月组(1.8% vs0.8%,HR=2.42,P=0.02)。
6个月组和12个月组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分别为1.1%和0.7%(HR=1.5,P=0.32),两组无明显差别;两组在BARC 2~5型出血发生率上也相似(2.7% vs 3.9%,HR=0.69,P=0.09)。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架置入术后6~18个月期间,与12个月组相比,6个月组中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复合终点发生风险呈增加趋势。
研究者还发现,整个随访期间6个月组中非靶血管心肌梗死发生率是12个月组的4倍。因此,他们认为,12个月可能是通过预防非靶血管心肌梗死而非减少支架血栓形成来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参考文献:
1、 Joo-Yong Hahn, et al. 6-month versus 12-monthor longer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SMART-DATE): a randomised, open-label,non-inferiority trial.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2, 2018.
2、Zuzana Motovska, Deepak L Bhatt. 12 months of DAPT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still beats 6 months.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2, 2018.
3、medscape网站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