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荣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发表者:徐瑞荣 人已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一.概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机制介导的血小板数量减少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儿童发病常为自限性(可自行恢复),青中年患者中以女性常见,较少自行缓解。其发病与细菌或病毒感染密切相关,80%的儿童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部分患者发病与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除此之外,免疫因素也是ITP发病的主要原因,80%患者可测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使血小板破坏增多,同时还可导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造成血小板生成减少。

二.临床表现

初诊ITP:急性起病患者通常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数患者以不同程度皮肤黏膜出血而起病,部分患者因体检发现血小板计数减低而被发现。皮肤黏膜出血的典型表现为针尖样出血点,也可出现大片瘀斑或血肿。也可见胃肠道与泌尿道出血。严重者可因颅内出血而死亡。儿童发病可呈自限性,或经积极治疗后在数月内逐渐恢复,成人发病者多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多演变为慢性患者。

慢性ITP:成人青年女性多见,病程长,发展慢,出血轻,少数患者可无出血表现,女性患者可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持续发作者,血小板往往多年持续减少;反复发作者,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常由于感染、劳累引发。脾脏可有轻度肿大,长时间或多量出血可引起贫血。若ITP合并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成为Evans综合征。

三.诊断标准

ITP的诊断应符合以下条件:

1.至少两次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2.脾脏一般不增大;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须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四.中医认识

ITP在中医学中又被称为“肌衄”“葡萄疫”“紫斑”,09年将其统一病名为“紫癜病”。气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外感邪热, 血热妄行;脾气虚损, 气不摄血;肝肾阴虚, 虚火上炎;瘀血内阻, 血不循经。总体而言, ITP为本虚标实之证, 急性ITP以实、热为主, 慢性ITP以虚、瘀为主。其临床分型主要为:

1.血热妄行证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代表方:十灰散加减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代表方:茜根散加减

3.气不摄血证

治法:补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本文是徐瑞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