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陈琦 人已读
脐部溢液是门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新生儿期孩子的脐部或脐孔有各种性质的液性物排出,有的家长极为紧张,有的则看到孩子无其他不好的表现,往往会忽视。实际上,脐孔就是个多事之地,脐部溢液往往与先天发育不良有关。脐孔溢液为多种脐部疾病时遇到的一种临床症状,及时、正确的诊断为处理的关键。如果只注意局部症状,在多次治疗未愈的情况下未能进一步查找病因。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脐部溢液的性状分析如下:
血液:生后脐部流血的原因可能是脐带结扎过紧、过松,或者凝血机制障碍。
脓液:脐部化脓性炎症,伴随脐周红肿、发热等表现。常因脐带结扎时或以后被污染,从而引起脐部感染,除破伤风杆菌外,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急性期轻者仅见脐带根部或脱落后的创面发红,有少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重者可发展为腹壁蜂窝组织炎,甚至形成脓肿或脐炎性败血症。此外,亦可由急性期迁延形成慢性脐炎,脐部剖面因刺激而形成肉芽肿,脐局皮肤可糜烂,经久不愈.
粘液:脐息肉(粘膜状物突出、潮红,表面附有黄色分泌物,触之易出血)或脐茸(肠黏膜或膀胱黏膜的残留,表现与脐息肉相似)、脐窦(脐尿管或卵黄管的脐部残留)
尿液:因脐尿管瘘所致。在孩子哭闹或排尿时,有尿液从脐孔排除。可经脐孔注射造影剂(见膀胱显影),注入美蓝则可见从尿道排出蓝色尿液,而确诊。
粪液:黄色粪水样物质或食物残渣,则是脐肠瘘,属卵黄管残留。口服炭末,可见从瘘口流出炭末;经脐孔注入碘液造影后摄侧位片,可见造影剂进入小肠。脐孔周围多有潮红糜烂,有时瘘口可有气体排出。
治疗:脐肠瘘、脐尿管瘘、脐窦及脐茸多需手术治疗。脐炎局部应保持干燥,轻者局部涂95%酒精或2%龙胆紫,若红肿范围大伴发热者,及时应用抗生素,脓肿应切开排腋。肉芽肿可用硝酸银棒或5%~10%硝酸银溶液烧灼处理,数天一次,直至痊愈。
本文是陈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