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建华 三甲
黄建华 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血管外科

湖南省首例胸腹主动脉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杂交手术成功

2562人已读

艺高人胆大,血管来搬家

----记我省首例胸腹主动脉瘤合并肾功能衰竭杂交手术成功

本报记者伍西明,本报通讯员 李群辉

日前,湘雅医院血管外科为胸腹主动脉瘤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了我省首例杂交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患者,小张,年仅30岁,体重117公斤,2年前发现肾小球肾炎,继发肾功能不全,今年1月2日准备施行肾移植手术,万事俱备,术前检查发现患者胸主动脉到腹主动脉上段长有一个长140mm,直径达56mm的动脉瘤。动脉瘤是动脉壁扩张形成的肿块,它的本身就很薄,更为可怕的是动脉瘤的内层壁又发生破裂形成夹层,就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病人的生命。最为困难的是该段主动脉是人体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段,所有的腹腔内脏(肝、胆、胰、脾、胃、肠、脊髓)均靠其供血,有四根主要分支在此段发出。如果不治疗,体内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传统的手术是开胸开腹体外循环加人工血管替换,这种手术面临着巨大的创伤,大量的失血,下半身瘫痪,而且病人本身就有肾功能衰竭,手术创伤会加重肾功能衰竭,还可以带来严重的其他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另外,病人是“O”型血,长沙市“O”型血极为缺乏,已拉响了一级警报。如果做介入手术,该段血管是内脏的供血之源,封堵后将会缺血,是属于支架治疗禁忌。怎么办???病人家属跪求于血管外科黄建华教授,要求一定想办法救治他儿子,黄教授考虑到病人年轻,不治疗,动脉瘤破裂无疑。治疗又如此困难,肥胖,大失血,截瘫,肾衰,多器官衰竭…….。黄教授查阅国内外最新资料,发现只有杂交手术才能救病人,先开腹将内脏血管搬家,迁出到正常血管上去,将动脉瘤远端正常的腹主动脉用人工血管搭桥吻合到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然后再来用现代最新的腔内隔绝技术,用带膜支架封堵主动脉瘤段。

2月4号是周末,湘雅医院手术室异常安静,而在手术间,在蔡宏伟主任、胡浩医师的麻醉中,在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由黄建华教授、王宪伟主治医师等医生组成的手术团队,为小张开展了紧张的血管搬家手术。先用14mm*7mm的人工血管将其一端搭在腹主动脉下端,另外一端分出三根小辫子,分别吻合到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上去。建立好吻合后,病人转移到介入手术室,由黄建华教授、李刚副教授、刘光强副教授从病人右侧股动脉切开,在透视下在病人的腹主动脉瘤段安放了一枚30mm*200mm的带膜血管支架,转眼造影,病人的动脉瘤消失了,定时炸弹排除了。在场的工作人员一颗悬吊的心终于落地,全场一片欢呼。

病人术后2小时清醒后要求进食,要求玩游戏,他说手术没有一点感觉,您们真是太神奇了。

据血管外科黄建华教授介绍,胸腹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中最为复杂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手术由于风险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许多医师和病人望而却步。介入手术由于有内脏血管开口又成为治疗的禁区,我们采用的杂交手术既避开了传统手术的风险,又绕开了腔内隔绝手术的禁区,还发挥了介入治疗的微创优势,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创新。如此低龄、肥胖、巨大的胸腹主动脉瘤合并肾功能衰竭下开展杂交手术在湖南尚未首例,在国内也为罕见。标志做我院血管外科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黄建华
黄建华 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