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郑科 人已读
我的公众号,更多科普,可以关注下
首先表明观点:不要盲目去做下睑下至术
吐槽前,我们先对下睑下至全面解析一下吧
下睑下至,全名“下眼睑下至术”,源于日本, 但即便在日本,不同医生看法也不一样,有的医生认为内切效果好,有的医生认为外切效果好,而且有的医生不做这个手术,一般来说喜欢做混血风格的医生就喜欢做眼睑下至这个手术,特别是酒井直彦和福田庆三医生,很喜欢配合开外眼角一起做,中北医生和伦明医生是典型的偏向自然风格的医生,他们直接就不做这个手术。
术后眼球外侧的球结膜暴露增加,使得眼睛睁得更大,这种手术和开眼角的手术一样,目的都是为了使眼裂扩大,只是扩大的方向不一样,可以统称为"眼裂开大术"。
1手术设计的初衷是想通过手术使眼睛变大,扩大眼睛,改善眼形,可以使下脸的睫毛暴露的更多。
2手术方法:是将下眼睑外侧的皮肤去除一部分,有时还会处理下睑睑板,进行缩短缝合,使下睑向外下方移位,造成睑裂纵向开大的术后效果。
很多情况下,下睑下至术会结合外眦开大术,沿用外眼角手术的同一切口做下睑下至手术,这样不需要单独的开刀,切口在同一个地方,即向外扩大了眼裂,又向下扩大了眼裂。不过凡事都要有度,如果过分的追求向下开大,暴露过多的白眼珠,就适得其反而变成下睑缘分离或下睑外翻了!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是最好的!
3手术效果
a、“吊眼角”的改善
年轻人的眼睛,眼尾的位置比眼头的位置角度高10~15度的是正常的,东亚人若比这个标准角度要高得话,就是所谓的“吊眼角”,有些人觉得这种眼部构型看起来比较凶,所以想通过下眼脸下至手术来改善成较为柔和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b、下眼脸偏高,扩大眼睛宽度
从下眼脸的内侧到外侧向上挪移,露出黑眼球和眼白,可得到睑裂扩大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案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此手术的介绍基本完毕,然后我现在仔细分析一下,最后再一起吐槽。
再次表明态度,这个手术我个人绝对不做,文中所举实际案例看似增大了睑裂,但细看之下其实就是打脸之作(重点关注红圈内区域),单纯加大睑裂长度和宽度并不能增加整体美感,聯合手朮使内外侧球结膜暴露失衡,黑眼球已偏离眼睑弧顶位置,导致双眼类似内斜视,外眦处无睫在所難免,這輩子離不開眼线,眦角圓鈍也可能出現,眦角內側結膜顏色异于正常,上妝可卸妝就不用出門了,术后下睑退缩难免出现,或輕或重,瘢痕化可能导致下贱外翻,眼睑闭合不全,年轻时可能不明显,年老后势必加重,內切口术后術源性干眼可出现,若動了睑板干眼更利厲害,可能還会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又是不考虑眼睑、睑板腺、結膜生理形态及功能而設計的手术。
再来一张网上随便搜到的下睑下至术后照片,就想知道被这样一双眼睛盯着,背上真的不冒冷汗的吗?真的会在欣赏这双眼睛的“变大之美”吗?
最近温习了一遍《十万个冷笑话》,似乎迷上了里面的吐槽方式,今天不如试一试吐槽能量的威力:
1都快成斗鸡眼了,难道好看吗?
2眼白露那么多,真的混血吗?
3为什么术后那么多下睑外翻的啊?
4外眼角那块怎么那么红啊?
5外眼角那秃秃的,睫毛都没有,离得开眼线吗?
6黑眼珠下面的白眼球都露那么多了,不知道什么叫做“凶”吗
7外眼角都圆了,还能叫“眦角”吗?
8 不知道露眼白也是一种病吗?叫“眼睑退缩”啊!
9睡觉眼睛闭不上,不吓人吗?
10如果睡觉时候黑眼球露外面,会得“暴露性角膜炎”吗?
11眼睛干涩怎么搞啊?
12睑板都被切了,不担心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吗?
13科普难道真的没有必要吗?
最后总结一下手术风险
1、暴露更多的角膜和球结膜,存在着引发炎症的隐患。
2、如果手术把握不当,还会造成眼睛闭合不良和下睑外翻的情况。
3、睑板腺功能和泪液分泌功能会受影响,造成术源性干眼症等。
4、联合外眦开大,可能伤及外眦韧带,眦角形态圆钝或远外眦畸形,切开增大的外眦处秃睫。
5、相应处结膜反应性充血。
6、下至过大,可能导致下睑退缩
7、如果解剖或者手术操作不熟悉可能会伤及负责眼球运动的肌肉。
考虑行下睑下至术一定要慎重,如果追求重妆后的舞台效果的可以考虑,如果就是生活里的小清新,就不要考虑了,而且术者水平参差不齐,术后并发症真的很难把控。
本文是郑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