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史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毛囊炎(痤疮专病之6)

发表者:陈史宏 人已读

毛囊炎是指毛囊浅表或深部的炎症。

浅表性毛囊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覆有毛发的皮肤出现毛囊脓疱以及毛囊红斑状丘疹。

深部毛囊炎症的特征为结节。

毛囊炎可能为感染性的,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为非感染性的。

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都可引起感染性毛囊炎。

本文将总结感染性毛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非感染性毛囊炎见其他专题,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相关嗜酸性毛囊炎以及药物性毛囊炎。

细菌性毛囊炎 — 细菌感染是感染性毛囊炎最常见的病因。

病因和危险因素 — 细菌性毛囊炎的常见病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和革兰阴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菌,是细菌性毛囊炎最常见的病因。“Bockhart脓疱疮”(Impetigo of Bockhart或Bockhart impetigo)为浅表性葡萄球菌性毛囊炎的其他表述。

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都能引起毛囊炎。毛囊炎是促使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的患病率升高的感染之一。

●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阴性菌,会引起“热水浴毛囊炎”,这种毛囊炎的原因为,涡旋浴缸、热水浴缸或游泳池中的氯、溴或pH水平不足,导致患者接触被假单胞菌属污染的水。使用被污染的海绵或尼龙毛巾洗澡以及使用被污染的橡胶手套是获得感染的其他可能模式。

引起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的其他致病菌包括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以及变形杆菌属(Proteus)。这些细菌是长期口服抗生素(如,四环素类)治疗寻常痤疮相关的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的常见原因。另一种革兰阴性菌即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可在娱乐场所戏水后造成毛囊炎。

细菌性毛囊炎可发生于婴儿、儿童或成人。可使患病风险升高的因素:

鼻腔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

毛囊阻塞

多汗症

潜在瘙痒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

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

长期口服抗生素治疗痤疮

逆毛发生长方向剃毛

暴露于热水浴缸或热水游泳池

男性(与口服抗生素治疗寻常痤疮相关的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

临床表现 — 细菌性毛囊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毛囊脓疱和毛囊红斑状丘疹。瘙痒是毛囊炎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疼痛性脓疱。

任何覆有毛发的区域都可能发生毛囊炎;然而,某些病因通常具有特定分布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毛囊炎最常出现在头皮和面部。其他常见部位包括上躯干、臀部和腿,以及婴儿和儿童的腋窝。社区获得性MRSA毛囊炎相对于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许更可能出现在胸部、侧腰部、阴囊以及脐周区域。

须部毛囊炎也称须疮,是一种累及面颈部胡须区毛囊深部的细菌性毛囊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常见致病菌。须部毛囊炎的特点通常为红斑内出现触痛性脓疱,累及多个毛囊。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热水浴毛囊炎”表现为瘙痒性毛囊斑疹、丘疹或脓疱。皮疹在暴露后8-48小时出现,主要见于躯干和臀部的湿泳衣覆盖区域或其他与被污染水接触的部位。

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或变形杆菌属所致的、与长期口服抗生素治疗寻常痤疮相关的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通常发生于面部,最常见于鼻周区域。

毛囊深部感染可导致疖。多个疖可融合形成痈。在大多数情况下,病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诊断 — 细菌性毛囊炎通常根据病史和查体发现做出诊断。对于存在毛囊性丘疹或脓疱但没有其他特征提示另一种毛囊性或炎性皮肤病的患者,应怀疑为该诊断。

患者病史可能提供毛囊炎病因的线索。例如,对于报告在暴露于热水浴缸或热水游泳池后急性发疹的患者,应怀疑为假单胞菌属毛囊炎;而对于近期长时间口服抗生素治疗痤疮的患者,应考虑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免疫抑制患者发生真菌性或病毒性毛囊炎的风险可能增加,在细菌性毛囊炎的鉴别诊断中需要更多地考虑这些疾病。

了解毛囊炎的分布也可能有帮助。头皮和面部的毛囊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假单胞菌属毛囊炎通常局限于暴露于被污染水的皮肤。

进一步的诊断性检查主要用于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脓疱内容物进行革兰染色及培养可确定有无感染以及识别致病微生物。少数情况下,需要进行皮肤活检以鉴别毛囊炎与其他皮肤疾病。细菌性毛囊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中性粒细胞浸润毛囊。

鉴别诊断 — 感染性毛囊炎的鉴别诊断包括:各种感染性毛囊炎[例如,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蠕形螨性(Demodex)]以及其他丘疹、脓疱或毛囊皮疹。

可能与感染性毛囊炎相混淆的头皮或面部常见皮疹包括:

寻常痤疮–寻常痤疮的典型临床特征为面部、胸部、肩部或背部出现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以及炎症性丘疹和脓疱。存在粉刺但无瘙痒相对于毛囊炎更符合寻常痤疮。

丘疹脓疱型酒渣鼻–丘疹脓疱型酒渣鼻主要见于成人,表现为面中部出现脓疱和红斑状丘疹。酒精、辛辣食物、日光暴露以及温度改变等加重因素较常见。

口周皮炎–口周皮炎表现为口周、鼻周或眶周区域出现小红斑状丘疹,可能伴有轻度鳞屑。口周皮炎在年轻女性中最常见。

项部瘢痕疙瘩性痤疮–项部瘢痕疙瘩性痤疮是一种主要累及非洲裔男性的慢性瘢痕性毛囊炎。后部头皮会出现丘疹、脓疱、瘢痕疙瘩样丘疹以及斑块。

须部假性毛囊炎–须部假性毛囊炎是毛发穿透毛囊间皮肤引起的炎症反应。患者在剃除面部或颈部胡须区的毛发后出现炎症性丘疹和脓疱。这种疾病在非洲裔患者中最常见。

鉴别诊断中最常累及躯干或四肢的常见皮疹包括:

药物性毛囊炎–应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后,躯干和手臂可能出现单一形态的丘疹脓疱性皮疹,称为“类固醇性毛囊炎”或“类固醇性痤疮”。其他可能引起毛囊炎样皮疹的药物包括:苯妥英、锂、异烟肼、环孢素、卤素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毛周角化病–毛周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的毛囊角化疾病,表现为上臂、面部、大腿和臀部出现无症状的角化性毛囊丘疹。毛周角化病在儿童和年轻成人中最常见。

化脓性汗腺炎–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出现炎性结节、脓肿和窦道。该病主要累及腋下、乳房以及腹股沟区域。

疥疮–疥螨(Sarcoptes scabiei)侵染通常表现为腋窝、腹股沟区、指(趾)缝、腰部和腕部掌面出现剧烈瘙痒性脓疱及丘疹。

Grover病(短暂性棘层松解皮肤病)–Grover病最常表现为40岁及以上男性的胸部和背部出现红斑状丘疹。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局灶性棘层松解性角化不良,并且病变不以毛囊为中心。

鉴别诊断包括刺激性毛囊炎、光化性毛囊炎以及穿通性毛囊炎。

治疗 — 毛囊炎的病因会影响其治疗。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毛囊炎是最常见的细菌性毛囊炎,所以如果病史和体格检查所见并未提示其他类型的毛囊炎,则通常按本病给予经验性治疗。如果患者对治疗无反应,则谨慎的做法是进行评估以证实诊断。

葡萄球菌性毛囊炎 — 葡萄球菌性毛囊炎并非总是需要治疗;伴少量脓疱的轻度毛囊炎通常可自行消退。存在大量丘疹或脓疱或多个身体区域受累的患者非常适合药物治疗。如果数周后毛囊炎并未自行消退,则也应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很多细菌性毛囊炎病例,外用抗生素治疗就已足够。我们首选的一线药物为外用莫匹罗星和外用克林霉素。外用夫西地酸是另一种一线治疗药物;然而,现已观察到在经常使用夫西地酸的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该药的耐药性增加,并且该药在美国尚不可用。外用红霉素也可能有效;然而,由于红霉素耐药性以及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的发生率增加,很多地区已不再将该药作为一线治疗。

皮肤广泛受累的患者、在接受局部治疗后复发或效果不佳的葡萄球菌性毛囊炎患者以及须部毛囊炎患者通常接受口服抗生素治疗。7-10日的疗程通常就已足够。由于对青霉素的耐药性相当普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一线全身性治疗药物,如双氯西林(250-500mg,一日4次)及头孢氨苄(250-500mg,一日4次)。然而,如果怀疑或培养出MRSA,患者应接受7-10日的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1-2片双强度(double-strength, DS)片剂,一日2次]、克林霉素(300-450mg,一日4次)或多西环素(100mg,一日2次)治疗。偶尔,需要治疗2周以上才能使MRSA毛囊炎缓解。

另一种可能对葡萄球菌性毛囊炎有效的治疗为外用瑞他帕林软膏,这是一种治疗脓疱疮的药物。

根据我们的经验,尽管进行了治疗,葡萄球菌性毛囊炎有时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尤其是头皮或躯干的毛囊炎。关于难治性葡萄球菌性毛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无充分数据可得出明确结论。在临床实践中,这些患者通常接受拓展疗程的口服抗生素治疗。也可采取防止复发的措施。

预防—尚未确定预防复发的最佳方法。避免毛囊炎的易感因素(例如,不透气的衣物、多汗症)可能有益。建议反复发生脓肿的患者采用去定植方案,如5日疗程的鼻腔局部用莫匹罗星软膏以及每日用氯己定身体清洗剂加每日对个人用品(如,毛巾、衣物)进行消毒,以减少复发。然而,尚需更多数据证实这些措施对反复发作性葡萄球菌性毛囊炎的效果。过氧苯甲酰洗剂以及漂白剂浴也已被用于试图减少葡萄球菌性毛囊炎的复发。

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 — 假单胞菌属所致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通常为自限性的,仅保持良好的皮肤卫生就能使其在7-10日内消退。避免接触被污染的水以及对水池和热水浴缸进行正确的氯化消毒具有预防作用。严重病例或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可口服环丙沙星(250-750mg,一日2次)。

对于长期全身性抗生素治疗所致的革兰阴性菌性毛囊炎,应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抗生素。氨苄西林(250-500mg,一日4次)、复方磺胺甲噁唑(1片DS片剂,一日2次)或环丙沙星(250-750mg,一日2次)为常用的一线药物。临床缓解后继续使用这些药物14日。难治性疾病首选口服异维A酸,0.5-1mg/(kg·d),使用4-5个月。

真菌性毛囊炎 — 在毛囊炎患者中,真菌是第二最常被检出的微生物,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识别真菌性毛囊炎非常重要,因为其治疗与细菌性毛囊炎不同。

病因和危险因素 — 马拉色菌(Malassezia)种、皮肤癣菌以及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都可引起真菌性毛囊炎。

马拉色菌[糠秕孢子菌(Pityrosporum)]毛囊炎—马拉色菌是一种正常皮肤菌群中的亲脂性酵母菌,其多种菌种都可引起毛囊炎。最常见的菌种包括球形马拉色菌(M.globosa)、合轴马拉色菌(M.sympodialis)、糠秕孢马拉色菌(M.furfur)以及限制性马拉色菌(M.restricta)[19]。这些真菌之前被归为糠秕孢子菌属[圆形糠秕孢子菌(P.orbiculare)、卵形糠秕孢子菌(P.ovale)和厚皮糠秕孢子菌(P.pachydermatis)],因此本病也被称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多见。其也最可能发生于青少年以及生活在炎热潮湿气候中的个体。出汗增加以及青少年中产生的皮脂较多均是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易感因素。其他易感因素包括局部用或口服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

皮肤癣菌毛囊炎–毛癣菌属(Trichophyton)、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以及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是皮肤癣菌毛囊炎的常见原因。头癣(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和须癣(皮肤癣菌感染胡须区)是典型的累及毛囊的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毛囊炎也可能为体癣、股癣和足癣的继发性特征。

Majocchi肉芽肿是皮肤癣菌毛囊炎的一种临床亚型,出现在头皮和须部以外的部位。Majocchi肉芽肿的特征为深部毛囊和真皮受累,通常由红色毛癣菌(T.rubrum)引起。易感因素包括剃除腿毛、外用皮质类固醇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状态。

假丝酵母菌毛囊炎–皮肤白色假丝酵母菌(C. albicans)感染可引起真菌性毛囊炎。假丝酵母菌毛囊炎与静脉注射毒品者的假丝酵母菌菌血症有关,但也可发生于健康个体。

临床表现 — 马拉色菌毛囊炎表现为面部、背部、手臂伸侧、胸部和颈部出现瘙痒性、单一形态的毛囊丘疹或脓疱(图片 15A-B)。面中部通常不受累,而前额、颏和面部两侧受累。

皮肤癣菌毛囊炎通常表现为被红斑环绕的毛囊脓疱,相关特征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异。Majocchi肉芽肿最常见的表现为下肢单侧皮疹。其他常见受累部位为上肢,尤其是前臂和手背。常见毛发脱失,炎症可能为化脓性的或肉芽肿性的,取决于感染深度。

据报道,假丝酵母菌毛囊炎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脓疱性毛囊炎。在极少数病例中,假丝酵母菌毛囊炎与须癣类似,表现为面部波动性斑块伴毛囊脓疱和丘疹。

诊断 — 为了确诊真菌性毛囊炎,可从受累区域刮取皮肤碎屑进行氢氧化钾(KOH)检查。观察到菌丝提示皮肤癣菌毛囊炎,而观察到酵母细胞和假菌丝则提示假丝酵母菌感染。出芽孢子和短而弯曲的菌丝提示马拉色菌种。

虽然标准的KOH涂片通常就已足够,但混有墨汁的市售的或配制的KOH溶液有助于观察菌丝和孢子。此外,一项纳入了49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May-Grünwald-Giemsa染料对皮肤碎屑进行染色比KOH涂片能更有效发现马拉色菌。

真菌培养可识别皮肤癣菌或假丝酵母菌感染,但不能立即获得培养结果。没有专门的培养基很难培养马拉色菌,因此不常规进行马拉色菌培养。

诊断真菌性毛囊炎通常没必要进行皮肤活检。如果进行皮肤活检,可能显示毛囊中存在酵母菌或菌丝。可进行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 PAS)染色以突出真菌成分[26]。正常毛囊中可见马拉色菌,因此结合临床很重要。

鉴别诊断 — 真菌性毛囊炎的鉴别诊断与细菌性毛囊炎的鉴别诊断相似。

治疗 — 真菌性毛囊炎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因。口服抗真菌药为常用治疗方法,如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不应使用口服酮康唑治疗任何类型的真菌性毛囊炎,因为具有肝脏损伤、肾上腺疾病以及严重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马拉色菌毛囊炎–全身性抗真菌治疗可能比局部治疗更有效。一项随机试验在26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中比较了伊曲康唑(200mg/d,使用7日)与安慰剂,发现伊曲康唑(200mg/d,口服,使用1周)可使患者获益。5周后,伊曲康唑组13例患者中有9例无可见的疾病证据,11例的KOH涂片为阴性;而安慰剂组12例患者中没有一例疾病完全清除,仅1例KOH涂片为阴性。

虽然支持伊曲康唑有效的证据更多,但我们最常使用口服氟康唑来治疗本病,因为该药的副作用性质更有利以及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更低。氟康唑的剂量可为100-200mg/d,连用1-4周;或300mg,一周1次,连用1-2个月。

关于局部用药作为初始治疗的疗效数据有限。虽然一项小型非对照研究显示,二硫化硒洗发水(应用30分钟,连用3日,随后一周1次)、50%的丙二醇水溶液(涂用,一日2次,连用3周,随后一周2次)或益康唑乳膏(每晚涂用,连用3周,随后一周2次)对大多数接受治疗的患者有利;但另一项非对照研究显示,益康唑溶液(涂用,一日2次,连用1个月)和咪康唑乳膏(一日2次,连用1个月)的效果较差。

治疗后常见复发。通常长期定期(例如,一周1次或2次)局部治疗,往往选择二硫化硒、酮康唑或环吡酮洗发水,以试图预防疾病复发。

虽然并非通常需要,但已有报道称异维A酸和光动力疗法成功治疗了马拉色菌毛囊炎。口服特比萘芬治疗马拉色菌感染无效。

皮肤癣菌毛囊炎–皮肤癣菌毛囊炎必须接受全身性治疗。局部用抗真菌剂可用于减少疾病播散,但通常无效,因为它们不能穿透进入毛囊深部。对于成人须癣,我们通常使用2-4周疗程的灰黄霉素微粒(500mg/d)或口服特比萘芬(250mg/d)进行治疗。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也可有效治疗皮肤癣菌毛囊炎。Majocchi肉芽肿和头癣的治疗见其他专题。

假丝酵母菌性毛囊炎–假丝酵母菌性毛囊炎可使用全身性伊曲康唑或氟康唑进行治疗。口服特比萘芬无效。

病毒性毛囊炎 — 病毒性毛囊炎最常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人传染性软疣病毒(molluscum contagiosum virus, MCV)也可引起毛囊炎。

病因和危险因素 — 疱疹性毛囊炎是疱疹病毒感染的一种罕见表现。本病最常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 VZV)感染有关,但也可能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1型或2型引起。与VZV相比,HSV不太可能以毛囊为靶点。

MCV是一种偏好累及儿童和免疫功能受损成人的痘病毒,但也可发生于健康成人。MCV是病毒性毛囊炎的一种罕见病因。

临床表现 — 红斑状丘疹、脓疱、水疱、丘疱疹和斑块是疱疹性毛囊炎的最常见表现。这些病变往往成群或成簇分布。据报道,胡须区HSV性毛囊炎(疱疹性须疮)在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中最常见,但在无免疫抑制的个体中也可能发生。

丘疹和脓疱以及特征性脐形丘疹是软疣性毛囊炎的典型表现。类似须癣和假性淋巴瘤的表现也已有报道。

诊断 — 毛囊炎成群或成簇分布提示可能为疱疹性毛囊炎。如果怀疑为疱疹性毛囊炎,则应进行病毒培养、聚合链酶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或免疫荧光试验以确定诊断[37]。通常不需要皮肤活检,但可在诊断不确定时进行。病毒性毛囊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能显示核内病毒包涵体以及毛囊上皮内及周围存在多核巨细胞。

传染性软疣的脐形丘疹与毛囊炎同时存在时提示毛囊炎的病因为MCV。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皮肤活检将显示毛囊上皮存在特征性软疣小体(Henderson-Patterson小体)。

鉴别诊断 — 病毒性毛囊炎的鉴别诊断与细菌性毛囊炎的鉴别诊断相似。

治疗 — 对于疱疹性毛囊炎,可选择5-10日的口服阿昔洛韦(200mg,一日5次)、伐昔洛韦(500mg,一日3次)或泛昔洛韦(500mg,一日3次)进行治疗。

软疣性毛囊炎的治疗方式与典型传染性软疣感染的治疗方式类似。传染性软疣的常用治疗选择包括刮除术、斑蝥素以及冷冻疗法。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鬼臼毒素和三氯醋酸。

蠕形螨毛囊炎 — 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是一种属于蛛形纲的螨,有人提出其为面部毛囊炎的病因。还有人提出,蠕形螨在丘脓疱疹型酒渣鼻和慢性睑缘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

病因和危险因素 — 螨是正常皮肤毛囊皮脂腺单位中的一种常见寄生物,因此关于毛囊蠕形螨在毛囊炎中的作用尚存争议。高达80%-90%的人群可能存在蠕形螨微生物。支持蠕形螨在毛囊炎和酒渣鼻中致病作用的证据源自抗蠕形螨治疗可使这些疾病改善。此外,研究者检测到酒渣鼻患者皮肤中的螨虫密度增加。

蠕形螨毛囊炎最常在成人中诊断。然而,也已发现蠕形螨毛囊炎与儿童面部脓疱和丘疹有关。免疫抑制可能增加蠕形螨感染皮肤表现的风险。

临床表现 — 蠕形螨毛囊炎的特点通常为面部酒渣鼻样炎性丘疹和脓疱。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本病的结节囊肿性和聚合性(脓肿样)表现。

诊断 — 当酒渣鼻样丘疹脓疱性皮疹患者对酒渣鼻抗生素治疗无反应时,通常首先怀疑为蠕形螨毛囊炎。对从受累部位刮取的皮肤碎屑进行KOH涂片,通常用于检测蠕形螨。KOH涂片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因为在正常皮肤中也可检测到蠕形螨,并且目前尚未建立诊断的明确阈值。一般而言,检测出多个螨即可认为KOH涂片为阳性。虽然在临床实践中并不经常进行,但已有人提出将使用氰基丙烯酸粘合剂粘取皮肤表面进行活检发现每平方厘米存在5只以上螨作为临床研究中的阈值。

蠕形螨也可通过皮肤活检检测。与KOH涂片一样,如果不存在临床相关性,观察到蠕形螨也不足以确定诊断,因为正常皮肤的毛囊中可存在蠕形螨。

鉴别诊断 — 蠕形螨毛囊炎的鉴别诊断与面部细菌性毛囊炎的鉴别诊断相似。

治疗 — 关于蠕形螨毛囊炎的治疗选择,相关数据有限。外用5%乳膏、外用硫磺、口服伊维菌素以及口服甲硝唑都是合理的治疗选择。一项随机试验的结果提示,口服伊维菌素联合口服甲硝唑对减少螨虫数量比口服伊维菌素单药治疗更有效;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蠕形螨毛囊炎是否需要联合治疗。局部用伊维菌素的疗效仍有待确定。

我们通常使用5%的乳膏或口服伊维菌素进行治疗。睡前可在整个面部涂上外用,并在8-14小时后洗掉。口服伊维菌素的剂量可为200μg/kg,用药2次,间隔1周。

总结与推荐

毛囊炎是指毛囊浅表或深部的炎症,可为感染性的或非感染性的。感染性毛囊炎可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感染性毛囊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他常见病原体包括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马拉色菌(Malassezia)菌种以及蠕形螨(Demodex)。

毛囊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毛囊脓疱和毛囊红斑状丘疹。

通常可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做出毛囊炎的诊断。病因不明时需要进一步检查。革兰染色、细菌培养、氢氧化钾(KOH)涂片、病毒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或免疫荧光测定有助于诊断。通常不需要皮肤活检,但其对于疑难病例可能有帮助。

毛囊炎的治疗根据病因的不同而不同。轻度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毛囊炎在不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也可能缓解。对于已知或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毛囊炎且皮损持续存在并累及有限皮肤区域的患者,我们建议局部用抗生素而非口服抗生素作为初始治疗。我们首选的初始治疗为外用莫匹罗星和外用克林霉素。

对于更广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毛囊炎或局部治疗后未缓解或复发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毛囊炎患者,我们建议全身性抗生素治疗而非局部抗生素治疗(Grade 2C)。适当的初始治疗选择包括双氯西林和头孢氨苄。如果怀疑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则应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或多西环素。

口服抗真菌治疗是真菌性毛囊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扑灭司林和口服伊维菌素等抗寄生虫药可有效治疗蠕形螨毛囊炎。

参考资料来源于UpToDate 临床顾问。


本文是陈史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