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健
主任医师
李惠利医院
免疫风湿科
强直性脊柱炎的温水浴疗法体会
4154人已读
一位在国外深造的朋友患强直性脊柱炎,痛苦不已,国外大夫为她进行了温水池水疗,觉得疗效不错,特此推荐国内患友进行。以下是她进行温水池水疗的一点体会:
我于2009年夏开始行温水池水疗。温水池比常规游泳池小很多,大概10´20米,水深1~1.2米,同时水温维持在30度,水池四壁设横杆。每次水疗持续30分钟,每周一次。水疗时,有两位理疗师参加,一位在温水池中指导及协助病人,另一位理疗师在岸上监护整个温水池。每次有不超过4名病人进行体疗。
理疗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前准备好病人需要进行的体疗方案。我的情况是强柱引起的背痛及躯干活动受限,主要体疗锻炼分以下几组,每组5分钟。开始时沿水池四周大步走,进行热身。然后是臂部训练,身体下蹲使臂部在水面以下,然后进行外展及后展。一般手握很小的游泳圈(可以把手腕套进去即可),以增加水的阻力和动作强度。并且视病人的体能决定游泳圈的充气情况,病人体力好可以多充气,病人肢体受限严重则少充气以减轻锻炼的难度。脊柱旋转锻炼,身体下蹲使臂部在水面以下,手握小游泳圈,双臂外展,上半身向左旋转同时保持下半身不动,后上半身向右旋转同时保持下半身不动。另一组脊柱旋转锻炼是,病人置于水池的一角,双手扶两侧横杆,仰浮于水面。为防止溺水意外,病人颈部固定一个中号游泳圈(儿童游泳圈),腰部一个常规游泳圈,双脚同套一个小游泳圈。第一组动作,双腿并拢蜷缩,下半身向左旋转至下半身左侧卧位并保持上半身仰卧位,然后身体向右旋转至下半身右侧卧位并保持上半身仰卧位。第二组动作,双腿并拢伸直,双腿同时向左移动至左侧泳池壁,然后双腿向右移动至右侧泳池壁。最后是慢走,双手扶腰,小步走,每一步的前脚跟置于后脚尖前。如病人在行走时无法保持平衡,则开始时双手可松开或扶着扶杆走。还有一些动作,有的引起疼痛(比如使身体后伸),理疗师就不让我做了。
刚开始水疗时,水疗后我感觉特别疲劳,胸部疼痛也加剧,持续数天。但是几次水疗后,我总体情况明显改善,晨僵和疼痛也减轻了。我的印象是温水池水疗由于水的阻力,锻炼强度较小、比较舒缓,病人锻炼的依从性较好。而常规体疗的多数动作会引起病人不适或疼痛,相应地,病人的锻炼依从性差。并且温水池水温较高(高于常规游泳池),锻炼时非常舒适,也起到了温水浴的放松治疗效果。同时锻炼时理疗师在旁指导及协助病人,锻炼的动作比较有针对性和个体化,也防止病人动作变形或不到位。
此外,这儿的理疗科每月还安排一次强柱病人的常规体疗锻炼。每次1小时,一名体疗师带领大家锻炼,主要动作针对防止躯干受限。
我的感觉是每天进行针对性锻炼对于防止强柱引起的疼痛及肢体受限非常有效。而在健身房的锻炼多不具有针对性,事倍功半,病人很难坚持。在体疗师指导下进行水疗及体疗,事半功倍,对于强柱病人长期的病情转归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温水池水疗对于其它风湿科疾病、骨科疾病(如关节损伤)、神经内外科疾病(如中风)也有积极的疗效。
本文是丁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