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衍菲 三甲
朱衍菲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肿瘤科

穿刺活检会不会造成肿瘤转移?

2214人已读

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没有病理确诊的肿瘤,不管从法律法规还是科学治疗上讲,都是不应该开始抗癌治疗的。外科手术、穿刺活检以及内镜下活检,是获取肿瘤组织最常见的方式。但是,病友中间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穿刺活检、内镜下活检等手段,可能会造成人为的肿瘤播散、肿瘤种植以及肿瘤转移。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穿刺、活检,到底会不会造成肿瘤的转移?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

穿刺针,都有套管等防护措施

没玩过穿刺活检的针,但大家肯定用过圆珠笔嘛。圆珠笔开关一按,笔头就出来了;开关再按一下,笔头就缩回外壳了。

各种穿刺活检的针,也都类似的套管保护。在B超或者CT引导下,将整个穿刺活检针穿入人体,快要碰到肿瘤的时候,就先停下来,然后按一下开关,套管里面的针芯就会弹出来,扎入肿瘤;再按一下开关,针芯就会缩回套管。然后拔出来的过程中,携带肿瘤组织的针芯一直是在套管里面的。而与肿瘤外围的正常组织直接接触的是,压根没有碰到肿瘤的套管。

当然,这只是最原始的保护设计;现在各种更高级的负压系统等穿刺活检针,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从而在工程学上就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针道种植、人为播散。

1524880340.png

大规模数据:穿刺活检导致转移发生率,低于1%

虽然穿刺针已经设计的非常牛逼,但还是要承认的是:由于穿刺活检,造成的人为的肿瘤播散,也并不是100%不会发生——穿刺医生技术不娴熟,途中手抖、穿刺深度不当等原因,都会造成穿刺活检过程中的种植转移。

但是,这种概率毕竟是非常低的。有不少“好事”的外国人,就专门统计过各大常见部位的穿刺活检,造成肿瘤转移的发生率。

4项大规模数据,分别是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医学家统计的腹膜后肉瘤患者,接受穿刺活检后,发生人为的肿瘤转移的概率。入组的病人分别是90人、22人、269人和166人,穿刺导致转移的发生率分别是0%、0%、0.37%、0.60%。如果汇总在一起,一共是547人,穿刺活检导致的肿瘤转移发生率为0.37%。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朱衍菲
朱衍菲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