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阿玥
主任医师
望京医院
肛肠科(肛肠病安氏疗法中心)
排便过程是如何完成的?
8361人已读
食物进入人体后首先在胃内消化成食糜,食糜进入小肠后其中的营养成分被吸收,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结肠即成粪便,结肠只吸收粪便中的水分。通常情况下粪便是存储在结肠下端与直肠交界部位的乙状结肠,直肠在排便前是空的。当乙状结肠内的粪便积蓄到一定量或因为进食后的胃结肠反射及晨起体位变化后,即进入直肠。粪便进入直肠后对直肠壁形成压力,刺激直肠下部的排便感受器,然后通过神经脊髓传导至大脑,在该处产生排便感。在大脑的排便感连续发生时,不随意的肛门内括约肌处于反射性收缩状态,同时起自大脑的抑制作用,随意控制的肛门外括约肌也收缩,此时可控制粪便不致马上排出。如果此时允许排便,大脑中枢即解除这种抑制,向肛门下达排便指令,肛门内外括约肌同时放松,肛门松开,粪便在直肠收缩所形成的压力的作用下排出肛门外,一次排便过程完成。
本文是安阿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