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晓阳 三甲
张晓阳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一样的咽痒,不一样的咳嗽

6960人已读

“咽痒咳嗽”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咳嗽类型,突出特点为:咳嗽因咽痒而发,先痒后咳,咳后痒减。遇异味、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进食等都可能诱发。主要为干咳、或有少量粘痰。近年来,该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几乎每天都可能在门诊遇到这样的病人。遇到连续、严重的雾霾天气,接踵而来的“咽痒咳嗽”病人,真有点要开专场的感觉。

几年前,我在“好大夫”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篇试笔之作《咽痒咳嗽的中医诊治》,平心而论,这是我目前发表的所有文章中,文字水平较差的一篇。没想到阅读量却雄踞所有文章之首,至今已达2万6千多,真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这也揭示出医学科普文章“切中临床问题和患者需求”是关键,精美的结构和华丽的辞藻不过是浮云而已。

从临床上看,一般的“咽痒咳嗽”最常见于感冒后,或者说感冒常常是“咽痒咳嗽”的诱发因素。只是原本病程2~4周的普通感冒后咳嗽,一旦爱上咽痒,就会让许多曾经名满江湖的药物遭遇滑铁卢,导致疾病迁延难愈,患者苦不堪言,医者尴尬不已。几年前,曾经有一个高三的学生,妈妈是内科医生出身(我的同事),儿子在一次感冒后出现“咽痒咳嗽”,影响学习与睡眠,妈妈按常规开了几种常用药物,一周后病情未见缓解,又换了些药物,儿子却拒绝服药。他说:我是咽痒才咳嗽,如果咽喉不痒,就不会咳嗽,可您开的这些药物,没有一个是针对咽痒的,都不对我的症,我不吃!妈妈没办法,找到我说:儿子拒绝服她开的药,希望祖国医学出面相助。因为这个孩子以前生病服过我开的中药,这次就没有拒绝。按中医理论从风咳论治的处方,服药3剂咽痒咳嗽就明显减轻,5剂后完全缓解。我的这位同事大赞:祖国医学关键时刻真管用!

“咽痒咳嗽”表面看起来都一样,其实相同的只是难忍的咽痒,咳嗽背后的原因则大不一样。现代医学认为,除了常见的感冒后咳嗽之外,其它许多急慢性咳嗽的病因——那些赫赫有名的疾病如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道反流性咳嗽(GERC)、变应性咳嗽(AC)等,有时也会表现出“咽痒咳嗽”的样子,但治疗效果则千差万别。所以,“咽痒咳嗽”的减轻与缓解不代表背后疾病的治愈,原发病的明确与治疗才是长治久安的希望所在。中医认为,“咽痒咳嗽”的病因也有外感风邪、火热上炎、阴虚肺燥之不同。

“咽痒咳嗽”病因复杂,它既可能是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也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有时还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伴出现。我曾经看过一个64岁的男性病人,因反复咽痛痒、咳嗽2年来北京就诊。经历多家医院,一月内做了两次胸部CT:右中叶及左舌段小片状阴影,叶间胸膜增厚。用过包括抗生素在内的多种药物治疗,症状及肺部影像无明显变化。内科建议:若反复同一部位病变,可考虑支气管镜检查,除外支气管内小病灶。患者万般无奈,寻求中医治疗。没想到服药7剂,咽痛痒、咳嗽症状完全缓解。随访得知,患者2年未发咽痒、咳嗽,健康状况良好,年度体检未见异常。

“咽痒咳嗽”常常因为没有相应的化验、检查结果的异常,曾经令许多临床医生左右为难,只能疑诊为上述疾病或干脆以“咳嗽”名之,加之许多传统药物遇到它效果都不理想,更是让医生颇感无奈。2011年欧洲慢性咳嗽指南制定委员会主席艾琳·H·莫瑞斯(Alyn H Morice)教授提出“咳嗽高敏综合征”的概念,认为它是一类具有咳嗽高敏感性特征的不同临床情况的总称[1]。但由于现代医学对“咳嗽高敏综合征”的认识尚不统一,诊断标准也未明确和规范。所以,该病还在探讨与研究之中。

如果遭遇“咽痒咳嗽”,走过数家医院、做了无数检查、还没有明确诊断、或有了个诊断,治疗效果却不理想,也不必紧张与恐惧。“咽痒咳嗽”临床特征明显,虽然病因复杂多样,但临床治疗,第一步控制或缓解咽痒咳嗽的症状并不难(如果是感冒后咳嗽则有可能直接治愈);第二步探寻或明确幕后疾病与原因是长期控制或治愈的有力保障。现代医学有一些可供选择的药物(请咨询呼吸科专业医师),特别是传统中医的风病理论在该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多靶点的复方治疗临床疗效突出,既可与现代医学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也常常独当一面,这算是罹患疾病的人们不幸中的万幸吧。

西方有句谚语:“爱情和咳嗽都是无法隐藏的”,既然它无心隐藏、急于表现,我们也不必客气,及早就医、及时治疗,效果更好、痛苦更少。

附个人经验方:

基本方:蝉蜕6g、白僵蚕10g、金银花15g、连翘15g、浙贝母10g、杏仁10g、瓜蒌皮15g、桔梗6g、生甘草6g。

加减法:口干明显者加玄参15g、天花粉15g;睡前及夜间咳嗽者加知母15g、地骨皮10g;胸闷者加炒枳壳10g、郁金10g;喉间有哮鸣音者加地龙10g。

煎服法:上药用水浸泡1小时,第一煎煮开20分钟,将药汁倒出,再加水第二煎煮开30分钟,将两煎的药汁混合后分2~3次、饭后1小时服用。

注意事项:多饮水(每日1500ml以上);②避免进食辛辣、油炸等刺激咽喉的食物;③进食避免过饱;④戒烟或避免被动吸烟;⑤避免过度使用咽喉的行为(如大声说话、唱歌等)。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

参考文献

[1]Morice AH,etc.Cough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 distinct clinical entity.Lung.189(1):73-79,2011.

张晓阳
张晓阳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