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起泡,原因在哪?(汗疱疹)
汗疱疹(pompholyx),又称为出汗不良或出汗不良性湿疹。过去认为,汗疱疹系汗管闭塞引起汗液潴留和汗腺导管破裂所致。后来研究发现,汗疱疹无明显小汗腺受累和汗液潴留现象。目前认为本病系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
一、汗疱疹的病因
1、遗传因素 汗疱疹病例大多散发,少数呈家族聚集发病。
2、病灶癣菌感染 真菌感染与汗疱疹的发病有关,致病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
3、接触性刺激 硫酸镍是致敏的共同变应原(14%),其余依次为:重铬酸钾、联苯胺、呋喃西林(各占8%)和香料(6%)。此外,避免接触这些变应原可减少汗疱疹的发生。
4、过敏素质
5、日光照射 近年来,有人提出日光照射也可能诱发汗疱疹。直接照射窄波UVB,不会诱发汗疱疹,表明日光中的UVA是真正的致病因素。
6、多汗症 有学者报道多汗症是汗疱疹的一个诱因。
7、心理因素 汗疱疹患者的心理压力与其病情密切相关。心理压力大的病情较重且患病较早。
8、压迫或摩擦 我自己个人体会,可能和摩擦或压迫也有关系。我观察到,我骑自行车时,右足底的汗疱疹比左足底严重很多。
二、汗疱疹的治疗
1、局部用药外用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汗疱疹常用的一线药物。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实习的时候,陈医生推荐硼酸溶液浸泡,利用渗透压的原理来治疗。局部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对汗疱疹有效。该类药可抑制T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与糖皮质激素相比,外用免疫抑制剂复发率较低。
2、皮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 近年来发现皮内注射BTXA治疗汗疱疹有效,特别是治疗伴有多汗症状的汗疱疹患者。BTXA可抑制发汗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抑制小汗腺的分泌,常用于多汗症的治疗。
3、放射治疗 近年来Stambaugh等提出超高压放射治疗汗疱疹有效,特别是其他常规治疗均无效的重症汗疱疹患者,在接受小剂量外线束超高压放射有明显改善。其主要是通过4 mV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平行对穿照射,每次照射剂量150 cGy,每周2次,连续3周,总照射量900 cGy。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不适,1个月后手足汗疱疹基本痊愈,且不需糖皮质激素维持,一般无复发。
4、光化学疗法(PUVA) 口服或局部应用8-MOP光化学疗法治疗汗疱疹均有效。口服8-MOP法对于顽固型掌跖皮损效果较好,但副作用较多。
5、系统用药依那西普(etanereept)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常用于治疗银屑病、坏疽性脓皮病等。2006年Ogden等发现该药还用于难治性汗疱疹的治疗,且疗效较好。临床上对于顽固性汗疱疹患者可内服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系统服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重症汗疱疹疗效显著,初始剂量依据皮损范围和严重程度而定。急性汗疱疹给予泼尼松60 mg/d,短期治疗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汗疱疹是发生于掌跖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病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严重病例可考虑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
更多咨询,也欢迎添加个人微信(微信号:jiangxistd)!祝您早日康复!
本文是陶小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