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金 三甲
王金 副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激光科

“黑胎记”——太田痣

1196人已读

太田痣,又名眼上颌青褐色痣,俗称“黑胎记”,由日本人太田于1939年首次正式报道,皮损累及颜面部三叉神经第I、II分布区(前额、眼周、颊部、颧部、甚至结膜、角膜及视网膜),表现为棕色、灰色或蓝色斑片、斑点,多发生于单侧面部,偶有双侧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传统的方法有冷冻、植皮等,虽然去除了病灶,但是也留下了瘢痕、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我们称之为“涂改液效应”;调Q激光治疗后,太田痣真皮黑素细胞仍有正常轮廓,黑素小体崩解,胞内可见密集细小的颗粒,部分通过体表排出,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排出体外,我们称之为“橡皮擦效应”,不但擦去了病灶,更保留了皮肤的完美如初,甚至发现治疗结束后,患侧皮肤更光滑细腻。

a1519355653575.jpg


王金
王金 副主任医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激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