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建国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解读抑郁障碍

生命珍贵,不能轻言放弃

发表者:师建国 人已读

1.事件回顾

2018年5月21日12时许,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58岁的王晓明参加完一个工作会议后坠楼身亡。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已排除刑事嫌疑。据其家属反映和相关医院诊断记录显示,王晓明长期患有抑郁症

2017年4月10日上午,湖南娄底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邹利民在湖南省检察院东来苑家属区坠楼身亡,邹利民生前有抑郁症

2016年2月23日已出版两本专著的18岁史学天才林嘉文因患抑郁症跳楼自尽。

2015年1月1日陕北某中学高一女生张某从11楼跳下,死前她曾经告诉她母亲自己的情绪特差,心情十分郁闷。

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去应该让我们警醒,生命如此宝贵,为何轻言放弃!

一个流传颇广的比喻说道,抑郁就像精神感冒,但这形容的只是普通的抑郁情绪;如果是重度抑郁症,它很可能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困扰,甚至是“精神癌症”。

抑郁症的发病是一个生物学、心理和生活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任何人都没有免疫力,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一生当中的某个阶段出现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世界上约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 瑞典的发病率为 6. 16%,美国为4. 45%,中国为3. 59%。并且这一数字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数据显示,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可能死于自杀。而在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50%-70%。抑郁症患者的消极悲观思想可萌发绝望的念头,继而发展成自杀行为。

抑郁症患者觉得自己的天空是灰色的,生命对于他们,就像一场索然无味的演出,他们渴望着尽早谢幕……种种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沉重负荷让他们迫不得已选择了一种最消极的解脱方式——自杀。自杀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学生、官员已成为自杀的高风险群体。人们不应该对可能的自杀迹象掉以轻心,并有责任救助自杀者。

2.自杀预防

“自杀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这不是一个小数”, 每一例自杀死亡背后都伴随多次自杀未遂。

WHO精神卫生部主席Shekhar Saxena称,“自杀比冲突、战争及自然灾害更具杀伤力,每年有150万人因暴力死亡,其中80万人为自杀。”

自杀是一个社会现象,又是一个医学问题。为让公众对自杀引起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2003年9月10日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呼吁各国政府、预防自杀协会和机构、当地社区、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加入到当天的各项地方性行动中,共同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杀率的意识。

如果说海明威把猎枪伸进嘴里,扣动了扳机是要与疾病作最后的搏斗,并以此来维护自己那种“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击败”的男子汉的“尊严”;三毛采取自缢的方式是为了远离红尘的喧嚣,选择去另外一个世界继续流浪;阮玲玉用30片安眠药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为了表示清白,向残酷的世界作最后的抗争……谢津、陈宝莲、张国荣等等明星义无反顾的纵身一跃是因为种种压力和无奈。

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人们选择以自杀的方式了解了自己的生命,以这种不负责任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给亲人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希望每个人在陷入绝境之时,能够进行自我开导,勇敢的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直面真实的世界,坚强而又勇敢的活着。

自杀是最懦弱的行为,自杀是错误的行为,自杀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趁还活着的时候,把问题解决;死了之后,问题就解决不了! ”

尽管整体上全球的自杀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对于自杀来说,一个都显得太多了。希望全世界可以积极的行动起来,预防自杀,挽救每一个生命。

3.自杀干预

自杀干预,指为了阻止或防止人自杀的企图而采取的介入措施,积极治疗抑郁症是一项有效的自杀干预措施。虽然有人说抑郁症是“情绪的感冒”,但其实远非感冒那么简单、短暂,而是暗藏杀机。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首选,其次是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

⑴自杀危险评估

绝望是一种预测立即自杀以及后来自杀的指标。及时评估自杀危险性就是实行自杀干预的基本保证。大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在自杀前都有可能观察到征兆: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博客中流露出自杀想法。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也就是说,病人自杀前,常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实际上是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

自杀既然有征兆,就可以预防。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身边的自杀先兆,如果能够及时破译、及早期发现,实施干预,就可以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

⑵自杀预防

首先是倾听,让他说心里的不适,讲自己的痛苦,把负面情绪清空,让他觉得得到理解,自己不是孤单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你应该知道每一个自杀的人他的心理是不稳定的,一方面他想死,一方面他想活,应该把想死的念头减少,把想活的念头加强。其次,你得评估到底他的自杀危险有多大,要巧妙的问,不要回避自杀话题,要让他谈到这个话题。这样的话题可以说明你确实是非常关心他,你关心他是否到这个地步,他想结束他的生命。

再次,宣传的指导性作用,报刊杂志最好不报道自杀方法,因为自杀带有传染性和连动性,富士康12连跳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对于自杀造成对社会危害和精神伤害的,都应如实报道。

⑶对于自杀,一个都是太多的

生命的权利只有一次,是什么原因导致自杀者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也许为情所困、也许是学业不佳、也许是贫穷、也许是就业困难、也许有各种压力难于排解而成为你自杀的理由。其实,这些问题都不能用自杀去解决。自杀只是把痛苦转嫁,如果一个人用自杀的行为结束了生命,可能导致50个人的终生痛苦,关系到他的直系亲属、朋友和同学,这些人可持续20年甚至终生都会有一个阴影,特别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死者的生日和忌日里,更是念念不忘,愁断肝肠。

人生来就是死路一条,生命就开始倒计时,死是早晚的,着什么急呢?实际上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的,而死亡是生命中最大的一件事,你连这件事都不害怕了,你还怕什么呢?苦难在所难免,但活着,才有希望!预防自杀——这种不该消失的生命,人人有责。每个人的生命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拿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去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不值得!学生自杀成因有多方面,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止血,不让这股风气蔓延,培育学生尊重生命价值,无论家庭和学校,都需要织好这个感情支持的安全防护网。

本文是师建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