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向勤 三甲
向勤 副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眼科

多种近视防控方法的疗效分析

4388人已读

现在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近视度数也在逐年增加,如何控制近视,是我和各位家长共同的关注!今天我就给大家科普下多种近视防控的方法,便于各位家长选择比较。

首先,近视主要包括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轴性近视,意思是眼轴过长引起的近视。屈光性近视主要指角膜曲率引起的近视。而这两种近视类型,据我观察,临床上以轴性近视最常见,且最容易引起并发症,如后巩膜葡萄肿、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故眼轴增长过快的孩子,近视控制相当棘手,并且十分重要!所以定期复查视力,眼轴,屈光度显得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关于近视的预防和控制已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公众和家长的重视,本文参考了一篇16种控制近视的干预措施的meta分析。该meta分析共收集了30个满足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共5422只眼睛的临床数据。

结果显示:

高浓度(1%和0.5%)、中等浓度(0.1%)及低浓度(0.01%)阿托品点眼在控制近视作用上分获前三名,其结果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每年控制控制近视进展0.50~0.68D,显示了该药物在近视干预方面毋庸置疑的疗效。

选择性M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Pir)、周边离焦接触镜(PDMCLs)、角膜塑形镜(OK镜)、棱镜式双光框架镜(PBSLs)、环戊酮(Cyc)具有中等疗效,每年控制近视增长约-0.30D。

渐进多焦框架镜(PASLs)、双光框架镜(BSLs)、周边离焦框架镜(PDMSLs)及增加室外活动(MOA)等措施效果较弱,每年控制近视增长约-0.13D。

RGP、噻吗心安(Tim)、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SCLs)、欠矫单光框架镜(镜片度数低于实际近视度数,USVSLs)则名落孙山,对控制近视进展无效。

下面,我们分别就几种防控手段进行分析:

1.阿托品控制近视的效果最佳,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目前一般认为其是通过调节视网膜或巩膜的非调节机制起作用。

高浓度的阿托品(1%阿托品凝胶)虽然控制近视效果是最好的,但是使用后带来明显畏光、视近模糊等不良反应,并且停药后出现反弹,因此我们临床上很少用于长期控制近视,我主要用于早期的且短时间的近视防控。

低浓度的阿托品,如0.01%及0.1%阿托品滴眼液,副作用相对较少,畏光、视近模糊等不良反应较轻,对孩子生活学习影响小,停药后无反弹,目前认为是控制近视的优选方案。故很多高度近视近视增加较快,眼轴过长或增长过快的孩子,我都建议可考虑长期使用0.01%-0.125%的阿托品控制近视

但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国内尚无货源,主要靠进口(台湾,香港,新加坡等有售)。

2.OK镜控制近视的原理为:中央角膜变平坦、中周边角膜变陡峭,减少周边远视离焦,减缓眼轴延长。OK镜是经典的控制近视的手段,如果OK镜控制欠佳,可以考虑结合低浓度阿托品,强强联手,必有奇效!

但是,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家长对于OK镜的佩戴有很多顾虑,毕竟孩子年龄小,佩戴不好容易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角膜感染,角膜损伤等。且OK镜的费用相对较高,孩子小,不配合,验配也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台湾有双光软镜(捷安视周边离焦软镜),对于近视控制效果也很好,费用相对较低,对于觉得OK镜贵的家长可以考虑。但是双光软镜是白天佩戴,OK镜是晚上睡觉佩戴。双光软镜适应症更广,很多不适合佩戴OK镜的孩子也可以选择佩戴双光软镜。

3.周边离焦眼镜通过增加视网膜的周边近视性离焦,控制近视增长。

4.多焦点框架眼镜控制近视的效果有争议,有研究表明:多焦眼镜对于近视进展速度快、调解滞后量大的患者效果优于调解滞后量小的患者,对于调解滞后量大并且伴有内隐斜的患者效果最佳;

5.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降低近视加深的风险,注意三点:

1)户外活动时间为每周不低于10小时;

2)其关键因素在于“户外”,单纯增加活动无效;

3)增加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发生更有效,一旦近视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效果则不太明显。

综上所述,

由于高浓度阿托品副作用大、OK镜花费高、渐进多焦点框架眼镜效果差等限制,低浓度阿托品、双光软镜是控制儿童近视较为合适的选择。

同时还应强调多户外活动、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用眼姿势。

最后一定要定期复查,建议自己的屈光档案!

向勤
向勤 副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