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诗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血细胞的保健与养生——如何保护好血液系统!!

发表者:练诗梅 人已读

血液系统的保健与养生——我们平时生活中,如何保护好血液系统?

人体的造血系统非常完善,有各种机制保护自身不受伤害,并且为全身各器官提供保障。但我们也应该了解血液系统的一些特点,外界环境和生活习惯等的不良影响,在生活中自我调理,远离血液系统疾病。

生活习惯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是,我们要知道,吸烟、饮酒,过度劳累、紧张、心理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血液系统。在不良生活习惯下,造血系统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淋巴等免疫系统出现失调,久而久之,就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包括血液病。相反,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使我们的血液系统更健康。

感染:各种病毒,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微小病毒以及许多尚未命名的病毒,可以侵入体内,在引起临床症状的同时,也引起了血细胞的改变,甚至变成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因此,增强自身体质,避免反复“感冒”,可以减少病毒侵入人体的机会。

避免滥用药物: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应避免乱吃保健品、中药、或进口药物等。一些化妆品、保健品、保健中药、等中可能也含有重金属,我曾有患者因长期口服某种中药,后来出血严重贫血,后来发现是药物中含有重金属,经停药和对症治疗而好转。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在使用各种药物之前,一定要谨慎地询问您的医生。

化学物质:过度装修,装修材料低劣、密切接触加油站,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劣质的服装或日用品,有毒的食品或餐具、染发等等,都可以使我们的血细胞在无意中受到伤害,甚至造血衰竭或癌变。

辐射暴露,往往对血液系统伤害最大。日常生活中的长期近距离接触各种电器、接触含放射性的矿石,长期医源性暴露、误接触辐射源等要尽量避免。

饮食:

我们都知道,微量元素缺乏可导致贫血或血细胞异常,临床上非常常见。其中铁、叶酸,维生素B12等是血红蛋白的合成的重要原料。如果缺乏,就会导致贫血,甚至各种血细胞数量全面下降。

这些微量元素在正常的饮食中非常丰富,生活习惯中,挑食、素食以及烹调过度致食物中营养素被大量破坏的人,容易出现缺乏。比如,长期素食者可以出现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喜欢把青菜煮的过烂(老年人牙齿不好)的人容易出现叶酸缺乏,不爱吃肉、蛋、奶等食品的素食者,一些老年人担心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危害)也盲目素食,容易出现铁缺乏性贫血;孕产妇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如不注意从饮食中补充,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性贫血。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尽量均衡饮食,不挑食,合理烹调,避免营养物质的流失。对于一些疾病状态,如食欲不好,或者慢性腹泻,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等可以引起造血原料不足的的疾病,要及时就医。

另外,一些认识误区也需警惕:

误区1.贵的食物就是营养丰富的。其实我们日常的五谷杂粮已经包含了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过于精细加工的食物反而丧失了许多营养成分。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往往是贫血的原因之一。

误区2.经常吃保健品、营养品可以预防贫血: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许多人对保健品趋之若鹜。这些年保健品市场上,以补血为名义的保健品琳琅满目,价格不菲。如阿胶,虫草,灵芝孢子粉等,宣传广告做的深入人心。其实,这些保健品并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如果真的是营养性贫血,只服用保健品是不够的;另外,在没有贫血的前提下,如果您正常饮食,就可以预防贫血,不必下此血本。还有各种微量元素的保健品,其实微量元素的含量很低,用来保健也许没害,但治疗是不够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足剂量、足疗程地补充营养物质。

误区3.红枣、花生米皮可以补血:某些食物含铁量较高,如瘦肉、鸡蛋、海产品等,红枣、花生米皮等铁的含量并不是最高的,如果确实为缺铁性贫血,尤其是缺铁的病因未去除时,可能只吃这些食品是不够的。至于有的患者用上述食品治疗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没有依据,只是心里安慰罢了。

营养物质与我们血液系统的疾病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营养性贫血。在通过药物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的同时,在饮食上,增加一些富含有该营养物质的食物,是有一定帮助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血液系统疾病都可以通过食物来调整的。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时常见到一些患者,得了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和他讲了一大堆化疗的治疗方案,临了,患者家属说,大夫,吃点啥可以治疗血液病啊?

其实,对于化疗以及很多血液病来说,只要您好好吃饭,吃一些好消化,有营养,干净的食物就可以了,疾病的治疗需要通过药物而不是“食疗”。

定期体检

最后说一句,一般的常规体检项目里有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可以帮助我们早期识别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因此主张定期体检。当然,如果您有身体不适,或者有血液系统疾病的家族史,应该随时就医,尽早确诊疾病。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