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卢伟 三甲
卢伟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介入诊疗中心暨肿瘤介入治疗中心

盐酸安罗替尼——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新药

4015人已读

临床数据

盐酸安罗替尼在201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201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2016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2016及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2017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都进行了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的报道,其作为中国新药引起了广泛关注。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是4.83个月,大于安慰剂组的1.23个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疾病控制率(DCR)达到83.3%,客观缓解率(ORR)为10.00%,且安全耐受性良好。基于以上数据,随后开展了Ⅲ期临床研究,其结果已在2017 ASCO公布,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安罗替尼组患者的OS 显著延长(9.63月 vs. 6.30月,p=0.0018)。同时,PFS也显著延长达3.97 个月(5.37月vs. 1.40月,p<0.0001)。与安慰剂对比,安罗替尼治疗的ORR 和DCR 也均得到了显著提高,ORR分别为9.18% vs. 0.7%,p<0.0001;DCR分别为80.95% vs. 37.06% ,p<0.0001 [1] 。亚组分析显示,在EGFR野生型患者中,同样观察到安罗替尼组对比安慰剂组取得PFS和OS上的显著获益。安罗替尼组患者较安慰剂组患者PFS显著延长3.80个月(5.37个月对比1.57个月,HR=0.29,P<0.0001),OS显著延长2.4个月(8.87个月对比6.47个月,HR=0.73,P=0.0282)。在ALTER0303研究中,无论EGFR突变状态(敏感突变或野生型),安罗替尼组较安慰剂组均显著提高OS和PFS [2] 。

安全性评价方面,并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事件,主要不良事件包括乏力、高血压、皮肤毒性反应等,通过对症治疗或调低药物治疗剂量等方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卢伟
卢伟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介入诊疗中心暨肿瘤介入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