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潘宇 三甲
潘宇 主任医师
辽宁省中医院 骨伤科

我科开展针刀诊疗的介绍

2602人已读

我科开展小针刀治疗以来,将种已经诞生30余年之久的治疗方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合传统中医理论,提出了“痛则不松,松则不痛”的治疗观点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疼痛是由经络不通引起的,或血瘀、或气滞、或气血均不通畅,而我们认为,单纯的经络理论无法全面解释骨科疼痛性疾病,因为其忽略了“筋”的存在,而骨科疼痛性疾病多数是由“筋”的病变引起的。我们知道“筋”是人体运动的主体,“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脉”中气血运行不畅固然可以导致血瘀、气滞,进而引起疼痛,但是这种疼痛具有“面”的特点,也就是较广泛,位置不确定,且与经络的走行相一致。而“筋”的病变具有“点”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人体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点”上,局部表现为“筋缩”,“筋紧”,“筋挛”,也就是“不松”,并进而引起疼痛。针刀治疗多数情况下是针对这些“点”进行松解治疗,进而达到“松则不痛”的目的。

2、在现代医学理论中寻找治疗依据,并提出独特的治疗方法

① 提出“反射回路”理论

现代动物实验表明,肌肉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压痛,可以导致脊髓背根节自发放电频率增加,兴奋性提高,由此引起背根节内致痛递质SP增加,产生根性疼痛。这很好的解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腰部以外按压时亦可引起下肢放射痛的现象。同时椎间盘组织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对神经根产生炎性刺激,在炎性介质作用下神经根伤害感受器的阈值降低,背根神经节(DRG)处于非常敏感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低强度的刺激通过周围神经传入背根神经节,反射性地引起相应神经根的疼痛。

基于这种理论认识,我们在针刀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及“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时把着眼点放在椎管外而不是椎管内,重点解决椎管外的软组织损害,即软组织炎症,当通过针刀松解术消除了椎管外的炎症反应后,脊髓背根神经节的自发放电频率减少,兴奋性降低,由此背根节内致痛递质SP减少,根性疼痛减轻或消失。

② 进一步发展了“汇聚投射学说”

内脏病变时,有时患者自觉疼痛部位不在内脏而在体表某一部位,这种因内脏疾患引起体表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其可能的机制是:传导内脏痛觉的神经纤维和传导体壁或皮肤的痛觉纤维都进入同一脊髓节段,进而会聚、投射到脊髓后角的同一投射神经元,由这一神经元继续将相关信息上传到脑,而脑有可能将来源于内脏的伤害性信息误认为是来源于躯体相应部位,而产生躯体相应部位的牵涉痛,这就是著名的“汇聚投射学说”。

我们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发现,当病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引起疼痛时,用针灸针刺激病人体表的某些部位,可以达到止痛的效果,比如肾绞痛时针刺“肾俞”即可止痛。这种现象在以往的中医理论中用经络来解释,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选取针刺穴位。如果理解了“汇聚投射学说”,那么针刺点的选择就很容易了。我们知道,内脏的病变,必然在躯体上产生反应点,这些反应点或是显性的,病人能明确指出某一个点疼痛。或是隐性的,需要局部的按压来找出。但不管怎样,只要临床医生找到了痛点,也就找到了治疗的部位,这时针刀就可以发挥针的作用了,而且针刀治疗时不用留针,且刺激量大,疗效比针灸要好。我们曾用针刀治疗了很多这样的疾病,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比如“肾绞痛”,用针刀治疗可以取得立即止痛的效果。比如肠粘连引起的不全梗阻,针刀治疗比外科常规治疗拥有明显优势。

③ 结合现代神经生理学,寻找解决疼痛的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损伤神经元的异位电活动是痛觉异常的生理基础,不同性质的神经末梢感受器对不同性质的刺激而产生不同的编码放电形式,在不受任何合适刺激的情况下,任何神经纤维可能“一生”也不会产生放电活动,也就是说,正常的神经纤维和末梢是不会产生自发活动的。然而,一旦神经受到损伤后,该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就会产生明显的改变,表现为兴奋性过高,体内微小的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刺激都可触发神经损伤区或神经胞体产生大量的传入放电,这种来自损伤轴突及胞体,而不是产生于末梢感受器的放电,称为异位放电(ectopic discharge)。损伤的轴突区及胞体成为异位电活动的起搏点,放电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自发性”,因此它并不能反映外周的刺激性质和强度,异位放电不停顿的、不带编码性质的无序传入活动长期轰击脊髓神经元,从而引起脊髓水平的兴奋性升高和感觉功能异常。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找到了针刀治疗骨科疼痛的有效方法,即消除“异位放电”。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针刀毁损神经胞体,或感受器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目的。或者通过针刀解除外周神经卡压进而消除导致神经损害的病因的方法来治疗某些疾病。

3、发挥针刀损伤小的特点,开展微创外科手术

我们知道,针刀具有针和刀的双重性,而当我们应用刀的作用来治疗疾病时又有着微创的特点。因为针刀进入人体只有一个很微小的创口,但进入人体以后又可以进行各种切割性治疗。比较有代表性的手术是用针刀治疗“弹响髋”。骨科医生都知道,常规治疗“弹响髋”是要切一个很长的口子的,手术损伤很大,病人恢复期长。而针刀治疗就比较简单,只要在髂胫束紧张处进行小的多处切开,就可以达到松解之目的,治疗损伤很小,病人恢复较快。

潘宇
潘宇 主任医师
辽宁省中医院 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