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顾文菁 三甲
顾文菁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突发性耳聋治疗选择之惑,高压氧还是耳内注射?

5871人已读

原创:眩晕科普眩晕科普昨天

聊突发性耳聋,首先看定义:指72 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突发性耳聋(ISSHL)在临床上很常见,治疗上我们可以参照指南,如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国),可以发现其临床表现包括1.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2.耳鸣(约90%)等(此处省略部分内容)。其治疗包括1.突聋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多为内耳血管病变,建议采用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2.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激素治疗首先建议全身给药,局部给药可作为补救性治疗,包括鼓室内注射或耳后注射。3.高压氧(HBOT)的疗效国内外尚有争议,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如果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作为补救性措施。(此处省略部分内容)

可现在问题就恰恰出在对指南的理解!这里我们发现,局部激素是补救措施;高压氧治疗(HBOT)也从一线推荐变成了补救措施。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这两个先补救谁呢?我们来看看2012美国指南《AAO-HNS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uddenhearing loss》里这样阐述“Initialtherapy for ISSNHL may include corticosteroids.1)Corticosteroids may be deliveredsystemically or via intratympanic application.2)Hyperbaric oxygen,currently notFDA-approved for this indication,may be offered.”译文:突发新耳聋的初始治疗可以包括激素。1)激素可以全身给药或者经鼓膜途径给药。2)高压氧,虽然没被FDA认可,但也可以推荐。这是什么意思?

来看看一篇影响因子为6分的文章,《Hyperbaric oxygen for idiopathic sudden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nd tinnitus》,2012年。作者Michael H Bennett等评估共有7项试验(392名参与者)。高压氧治疗后如果按纯音平均听阈值(PTA)增加50%来评定的话,显示是无效的;但以PTA增加25%来评估的话又是有效的,平均改善为15.6 dB。对于慢性病(6个月)ISSHL和/或耳鸣报告的听力或耳鸣没有显着改善。

同在2012年,又一篇文章《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idiopathic sudden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作者Murphy-Lavoie H等总结超过100篇文章来评估HBOT用于治疗ISSHL,其中包括8项随机对照试验。在症状出现后两周内开始HBOT并结合皮质类固醇治疗时,可获得最佳和最一致的结果。中度听力损失的平均听力增益为19.3 dB,严重病例的平均听力增益为37.7 dB。

再看国内一篇《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评价的Meta分析》,发表于2017-3,共纳入39篇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显示高压氧优于对照组。PTA改善更明显11.8dB。早期(10-14天)联合高压氧治疗优于晚期(可指南说早期不适合做)。

再看《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with short duration intratympanic steroid therapyfor sudden hearing loss.》2012年。作者Filipo R,总结48位ISSNHL患者,首次评估IT类固醇和HBO对ISSNHL患者的疗效,并将此方案与IV类固醇激素治疗和HBO治疗相比较。结果:整体成功率IT类固醇和HBO治疗的组中更为优异。尽管如此,这些临床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

再看《Efficacy of intratympanic steroid administration on idiopathic sudden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comparison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2012年。作者Suzuki H,总结ISSNHL,除全身激素外,174名患者接受了HBOT(HBO组),102名患者接受了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IT组)。结果:IT组的恢复率显着高于HBO组。结论:全身加鼓室内类固醇治疗比全身类固醇激素联合HBO治疗更有效,对于ISSNHL是一种有用的首选治疗方法。

再看《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nd intratympanicsteroid injection as salvage treatment of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2013年。作者Cvorovic L总结50名ISSNHL患者在用全身性类固醇治疗失败后接受高压氧或鼓室内类固醇治疗。结果:在HBO治疗前后所有频率的听力阈值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同样,在IT组治疗前后大多数频率(2 kHz除外)的听力阈值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结论:HBOT和IT类固醇治疗可成功用于突发性聋患者的抢救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明其中一种治疗的优越性。

再看《Early treatment response predicts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treat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2016年。作者Karatop-Cesur I,总结了39名ISSNHL的患者,评估HBOT第一周后早期治疗反应(ETR)和完成后的PTA水平。发现不能从最初的HBOT疗程中受益的患者不太可能从额外的HBOT疗程中受益。(也是说早期做才好)

如上,真应了那句话,高压氧疗(HBOT)确实存在争议,那么我们临床上怎么处理呢?个人建议

1、初始全身激素治疗有效的话,结束自不必说;

2、初始全身激素效果不好的话,建议先局部激素,虽然中国指南包括耳内和耳后注射,但国外指南却只有经鼓膜注射(耳内注射);

3、局部激素后,效果还不好的,建议高压氧治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顾文菁
顾文菁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