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肠科术前检查知多少
很多肛肠科手术病人都有一个疑问:我只是做一个“小手术”,为什么要抽那么多管血,还要做心电图、胸片、B超等各种检查?有的人甚至认为是医院、医生过度检查,坑患者的钱。
那这些检查具体有哪些?是不是必须的呢?今天小编来告诉你肛肠手术要做的检查和这些检查的目的。
入院后检查分两部分,包括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部分。体格检查通过全身查体及肛门局部的指检、镜检,评估整体身体情况及病情程度,对疾病作出初步判断。
辅助检查包括五大类,各有各的作用和意义。
一、三大常规
1、血常规:了解有无感染、贫血等。白细胞数值升高,提示存在感染,需要及时抗感染治疗。血红蛋白数值偏低,提示贫血,必须根据贫血程度判定是否能手术,是否需要输血治疗。偶尔能通过血常规发现患者有“白血病 ”等血液系统疾病,如有血液系统疾病,应避免手术,尽早治疗。
2、尿常规: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需要及时治疗。很多患者是通过尿常规发现血糖异常的,患者的血糖不能控制好,会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且易发生感染。
3、大便常规:了解有无肠道炎性疾病、寄生虫等。大便常规很重要。如果隐血试验阳性,需要高度考虑肠道炎性疾病或肿瘤的可能。
二、血液生化检查
1、肝肾功能:很多药物要通过肝肾代谢。因此如果肝肾功能异常会影响手术和用药。如果肝肾功能异常,一般需要恢复正常后再做手术。
2、血糖:了解有无糖尿病。血糖偏高,会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且易发生感染。因此,血糖偏高患者要先降糖治疗才能手术。
3、电解质: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会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因此术前术后要输液补充、纠正电解质。
三、凝血功能、血型检查
所有手术患者都有必要行这项检查。术中、术后出血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而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尤其容易出现,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术前检查凝血功能可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症,可以避免术中、术后大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血型检查也很重要,如果患者出血较多需要输血时,提前检查的血型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四、传染病项目检查
主要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艾滋病等传染病会严重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要尽量避免手术。另外,这些传染病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体液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医生、护士和病房中的其他患者。因此此项检查非常重要,如果有相关情况,我们会做好相应防范工作,避免传染。
五、心电图、胸片
1、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脏基本功能情况。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存在极大的麻醉、手术风险。
2、胸片:可以排除肺部感染、结核、肿瘤及某些心脏疾患。肛周结核病变是易误诊、危害大的复杂病变,可严重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并且治疗时需要抗结核治疗。此外结核可通过空气传播,传染给别人。如果有结核病,必须要隔离治疗。
3、腹部彩超:排除腹部器官器质性病变。腹部彩超可以发现肝、胆、脾、胰、肾、膀胱、男性前列腺、女性子宫及附件等器官器质性病变,术前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最大可能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医生开具的检查都是为了患者、家属、他人的安全着想,可以提早发现某些疾病,降低手术风险。希望患者朋友可以对医生、医院多些沟通,多些交流,多些理解,多些信任。
本文系杨宝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杨宝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