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伟强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头颈肿瘤术后进食呛咳---误吸的预防和护理指导

发表者:滕伟强 人已读

头颈部肿瘤手术后由于切除组织较多,对吞咽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表现为进食困难或进食呛咳,甚至可以导致吸入性肺炎。本文对成人误吸的预防和护理进行简要的介绍,便于患者家属术后能够正确的护理患者,让患者尽早恢复吞咽功能。

th (6).jpg

误吸是指将液体或物体吸入肺部。可以吸入肺部的东西包括:

•食物。•任何类型的液体,如饮料或唾液。

•胃内容物,如呕吐物或胃酸。

误吸的症状是什么?

th (4).jpg

误吸的症状包括:

吞咽食物或液体后咳嗽。

进食时要经常清理喉咙、呼吸困难。

这可能包括:

呼吸很快。呼吸非常缓慢。大声呼吸。

在呼吸时肺部发出隆隆声。

咳痰:是黄色、棕褐色或绿色、里面有一些食物、是恶臭、喉咙沙哑,咳嗽、不会说话。

•一个嘶哑的声音、吃饭时流口水。

•感觉喉咙充盈,或者感觉有东西卡在喉咙里。

•经常窒息、吃东西时流鼻涕。

•躺下时咳嗽,或躺下后必须迅速坐起来。

皮肤颜色的变化。皮肤可能看起来是红色或蓝色的、热、眼泪汪汪的眼睛,胸部或背部疼痛、痛苦的表情。

th (1).jpg

误吸的并发症是什么?

th (2).jpg

误吸的并发症包括:

•减肥(体重下降)是因为这个人没有吸收所需的营养。

•进食困难痛苦。

•窒息、如果有人吸入了酸性食物或饮料,就会导致肺部发炎。

•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收集肺部感染液体(脓液)(肺脓肿),在严重的情况下,死亡可能会发生。

th (3).jpg

我能做些什么来防止误吸?

照顾有喂食管(胃管)的人

如果你要照顾的是一个有胃管的人,他或她不能通过嘴安全地进食或喝水:

•尽可能让病人保持直立的姿势。

•如果一个病人正在连续进食,不要让他或她平躺。如果你因为任何原因需要使人平躺,关闭给料泵。

检查喂食管的残留物。问一下你的医生,有多少残留量过高。

护理照顾一个能吃能喝的人

如果你护理的是那些可以通过口腔安全吃喝的人:

•在进食或饮用液体时,让患者保持直立姿势。这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让那个人坐在椅子上。如果坐在椅子上是不可能的,把人放在床上,这样他或她就会直立。

•提醒对方慢慢吃,好好咀嚼。吃的时候要确保这个人保持清醒和警觉。

不要分散对方的注意力。这对于有思考或记忆(认知)问题的人来说尤其重要、让食物冷却。热的食物可能更难下咽。

•更频繁地提供小餐,而不是3顿大餐。这可以减少进食时的疲劳。

•进食后要彻底检查患者的口腔是否有剩余食物。

•吃完后保持坐直30-45分钟,不要在睡前2小时或2小时以上提供食物或饮料。

一般的护理指导说明:

以下是一些预防误吸的建议:

•永远不要把食物或液体放进一个没有完全清醒的人的嘴里。

•少吃食物。不要强迫喂。

•对于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正在节食的人(吞咽困难),遵循推荐的食物和饮料的一致性。例如,在1度吞咽困难的饮食中,将液体增稠至布丁状的稠度。

•刷牙或清洁口腔时尽量少用水。

•在饭前和饭后提供口腔护理。

•使用合适的设备,如切块杯、吸管或卫生保健提供者告知的器具。

将药片压碎,放入软食品,如布丁或冰淇淋中。有些药丸不应该被压碎。在粉碎任何药物之前,请与医疗服务人员进行检查。

及时就医:

•病人有进食管,但管残留量过高,这个人发烧了。

•这个人试图避免食物或水,比如拒绝吃、喝或被喂食,或者吃得比平时少。

•该患者可能吸入了食物或液体。

•当这个人吃东西或喝东西的时候,你会注意到一些警告信号,比如窒息或咳嗽。

急诊就医:

•患者呼吸困难或开始快速呼吸,呼吸缓慢或停止呼吸,吃过或喝过之后咳嗽得很厉害、这个人有长期(慢性)咳嗽。这个人会咳出浓的、黄色的或黄褐色的痰。

•如果有人被食物或物体呛到,进行海姆利希氏操作法(腹推挤)

•患者有肺炎症状,如:

咳嗽很多、咳出痰来,里面有臭味或血。

感觉呼吸急促、抱怨胸痛、哦,出汗,发烧,发冷,感觉很累、抱怨呼吸困难、喘息。

•病人不能停止窒息。

•这个人不能呼吸,变蓝,晕倒,或者看起来很困惑。

这些症状可能代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紧急情况。不要等着看症状是否会消失。立即得到医疗帮助。拨打当地医疗紧急服务电话(120)

th.jpg

要点总结

误吸是指将液体或物体吸入肺部。可吸入肺部的物质包括食物、液体、唾液或胃内容物。

•误吸可能导致肺炎或窒息。

误吸的一个信号是吞咽食物或液体后剧烈咳嗽。

•如果你注意到误吸的迹象,请及时就医。

本文系滕伟强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滕伟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