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璋琳 三甲
李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儿童肿瘤科

2例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治疗经验

5744人已读

目的: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 DSRCT)是一种儿童极为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我院近年来诊断治疗2例。本文总结2例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并进行文献回顾。方法:病例19岁女孩,以盆腔肿物术后复发入院。患儿一个月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盆腔肿物,并行手术完全切除,经我院病理科会诊切片,诊断为本病,术后未接受化疗放疗,术后一个月复查发现盆腔多发肿物,诊断复发。病例28岁女孩,因腹部无症状性巨大肿块发现一周入院。CT扫描显示腹膜后14cm×8cm巨大实行肿块,化验NSEVMAAFP均在正常范围,经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为DSRCT2例经过全面检查均未发现淋巴结受累及远处器官转移。一般情况可耐受化疗,均接受化疗。结果:第一例患儿仅接受一周期VACP方案化疗(VCR+THP+CTX+DDP),复查CT显示复发肿瘤基本消失,后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个月后死亡。第二例患儿接受6周期新辅助化疗,方案为VACPIEVIFO+VP16+VCR),复查CT显示肿瘤缩小为4cm×3cm,随后接受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术后继续辅助化疗6周期,采用VCPVCR+CTX+DDP)和DEVACTD+VP16+VCR)方案交替,共12周期,经全面复查无复发、转移证据,停止治疗。目前随访1年,无瘤生存。结论:DRSCT在儿童极为罕见,1989年首次报告,1991年由GeraldRosai命名。组织学特点为丰富的促纤维增生性间质内有大量的增殖的小圆细胞,具有不同的免疫组化特征。文献报告临床上多表现为肿瘤高度进展,预后极差。近年文献以及SIOP会议报道DRSCT具有化疗高度敏感性,但仍显示出较差的预后,Lal2005年报道经过手术、化疗及放疗后,3年生存率为55%,而未接收上述3种治疗的仅为27%。根据我院的治疗经验,强化疗有效,但仍表现出复发的危险。第一例患儿仅一周期化疗即可获得CR,但停止治疗后很快复发。第二例患儿经新辅助化疗后获得PR,并使不可切除肿瘤达到完全切除。因此,强化疗及手术完全切除可以获得有效的短期缓解,手术完全切除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切除机会。

李璋琳
李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儿童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