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劲松 三甲
张劲松 主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临床心理科

儿童的自慰行为

15848人已读

家长们经常对宝宝的一些希奇古怪的行为感到迷惑,诸如:睡觉前喜欢不停地摸被子边,总是用嘴咬一条小毛巾才可安静,吃手指,咬着一个心爱的玩具而不肯换其它的玩具,手不停地卷或摸被子,摩擦一条柔软的布条直至又脏又破,一安静下来就拿着一条丝袜子揉搓,用小手不停地卷着头发,每天带着玩具熊形影不离,自己揪着耳朵才能入睡,有的幼儿抚弄自己的“小鸡鸡”或外阴,有的使劲交叉摩擦双腿,还有的孩子用手敲自己的头、撞头甚至以头撞墙……

父母们通常忧虑这些行为会不会对孩子有害,吃手指是不是牙齿长歪?咬着毛巾被不放是否心理有问题?活泼可爱的小强强睡觉前用头撞床,会不会影响大脑?其实不必过于紧张,这些都是婴幼儿们的自慰行为,即自我安慰行为。很多儿童都曾有过,也就是儿童在进行自我安慰,虽然有时显得奇特,但其有其意义。因为,这是一种天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些行为的出现标志着幼儿自主性的开始,自慰行为一般发生在入睡前,玩后休息时以及感到不安的时侯,宝宝在进行这些事情时能使自己感到舒服、缓解不安或不愉快,于是也就自己安静下来,或是自得其乐或是安然入睡,不必再哭闹或是纠缠大人。这些行为五花八门,而且显得很固执,难以用其他的事情取代,如果强行剥夺就会导致孩子的哭闹。

自慰行为有多种的表现形式,而且经常会形成某种习惯性的行为。最初的自我安慰是婴儿的吸吮,吸吮安慰奶嘴、吸吮手指等,他们只要吸吮拇指就会停止哭泣。一般而言,绝大多数1岁以内的婴儿都吸吮过手指,1岁后很快减少,约23%~46%的1岁~4岁儿童仍然有自慰式的吸吮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发展出了其它自我安慰行为,例如大约在6个月~10个月间的婴儿20%会出现有节律性的摇摆身体、6%有撞头或摇头的行为,或是有节奏地敲击甚至敲打自己,这类现象与婴儿的发育特点有关,节奏可以令他们感到愉快或是缓解不愉快的情绪。2岁以后的幼儿喜欢摸着或抱着一件东西入睡,如睡觉的时候要抱着枕头或玩偶、手捻被面才可入睡。

这些自我安慰的习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最终会随着孩子长大而被放弃。下面介绍几类自我安慰行为,帮助家长了解它们的起因并消除误解。
张劲松
张劲松 主任医师
上海新华医院 临床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