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宪伟 三甲
王宪伟 副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血管外科

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5684人已读

再三说明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来是一个毕业才两年的经治医生所写,文章中的观点我不尽同意,但他很写实描述出湖南几家医院的情况,希望能对来我院看病的患者有一定帮助,但我们可没有那么世俗啊,呵呵。

大家可直接到天涯网页查看此文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293/1/105237.shtml

『长沙』卫生部直属某三甲医院医生泣血留贴自曝黑幕,手把手教您怎么求医看病

作者:S宁小白

楼主学医十载,终得正果(博士毕业),留在长沙某卫生部直属某三甲医院(估计看官都猜的出来了)工作已有两年。惯看秋去春来,生死离别,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黎民百姓求医看病之难有增无减,国家高呼医改全然只放空炮,国家、社会、医院、患者,一条死结绳子缠住,改来改去都没有去碰绳结(为什么大家都清楚,关系着ZF的钱袋子,只能做做表面功夫),只是把绳子扯来扯去作作秀而已。
然百姓求医看病之难,看病之贵,由来已久,却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此等问题。国家投入少,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医疗人才培养时间周期长,培养成本高,底层医疗机构医疗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由此种种,常常令百姓望医兴叹,医患关系极度紧张。看病难,看病贵。怎样在有限的医疗经费下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呢?楼主常不忍见无助之家属,痛苦之病人,泣血立贴于此,自曝医院部分黑幕,并以金玉良言相告,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中下层人民(某些类社会高层可完全无视楼主贴,恭送)
继续,
众所周知,天朝最好的医生都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也有少数例外,比如北京和上海的某些私立医院的专家也很牛),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压制和封闭医疗市场造成。所以除非是窘迫的不行了,同样的病,建议在公立医院治疗,万不可去广告漫天飞的私立医院(大部分都是福建老板开的连串医院,比黑店还黑,试过的人就知道),退一万步来说,万一要索赔,在公立医院索赔的难度要远远低于私立黑医院,当然,治疗效果才是最重要的,索赔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医疗事故是任何一家医院也无法避免的,因为医生也是人,是人就难免出错,合理合法的索赔,是患者的正常权益,医生不会介怀这样的情况的,但是粗暴和无礼的吵闹只会增加索赔的难度和医院与患者家属的对抗升级,对大家都没好处。没有一个医生愿意看到自己的患者出现意外,都希望治好病人,这本身也是一种成就感的来源。说的难听一点,万一出了事故,病人挂了,怎么办?总不能赔命吧,要是都赔命,谁还来当医生啊?赔钱是理所因当的,耐心的和医院管理部分谈,充分举证,走合法途径(网上可以搜到),在公立医院索赔是很容易的,我们科如果出了事故,有点责任的,都会减免医药费,医院都会人道补助患者家属一部分钱,多少就看你对这个事故认识的程度了,这个我后面还会说到。所以:
1,金玉良言一:看病首选公正规立医院,(某些军队医院有时候比私立医院还黑,譬如长沙某16X医院,黑到可以让你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避开私立医院继续
那么什么病应该在什么医院看呢?很都病人都坚信,到大医院看病好,这个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错的,因为最优秀的人才很大部分都留在大医院了,尤其是大型省会级城市的几个龙头医院,一流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基本上实力都很雄厚,网上一查就知道排名,更多是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实力摆在那里,长沙市湘雅的三个附属医院,尤其是附一附二。毕业生留院的基本条件就是博士学历,还要985,211的医学本科毕业,基本硬件就摆在那里,再就是比拼业务水平,文章发表什么的,(当然还要比关系)所以这样留下来的人才,经过培养自然水平不会差。全国每年培养的一流医学院校的医学博士,基本上都在这样的大医院留着,实力自然强。另外一部分就分布在地区市以上级别的龙头医院里面。这就是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的表现。所以在大医院看病,误诊率会比地区级医院少很多,治疗方案也会多不少。而且这样的大医院还承担着帮市级医院摆平难题的任务:如手术做失败了,市级医院会把病人转过来进一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市级医院焦头烂额了,也会把病人转到这样的大医院来,所以处在这个位置的医院压力很大,每天医院都和菜市场一样,人多的不得了。看病要排队,做检查要排长队,医生忙的很,态度很恶劣,要命的是床位紧张,病人来了要等床位,运气好的很快住进去了,运气不好的,到死都可能没住进去。于是乎医托,号贩子横行,患者只有挨宰的份。所以:
2 金玉良言二:大病才到大医院治疗,小病不要来大医院挨堵,挨宰,受气。发现病情很重,不要慌乱,急着转院。应该先派人带着病例,片子来大医院咨询,看看还要做什么检查,照什么片。在地方医院做检查很快,基本不用怎么排队,在大医院照个片有时候还要排3,5天的队,反而速度慢。来咨询的同时,找医生预约床位,避免转过来没有床位,进退两难的局面。楼主在急诊坐诊时,经常看到大晚上的转病人过来,一张床位都没有了,然后家属又无可奈何的和医院拉锯,多上网查查大医院急诊科的电话,打打电话咨询,有床位马上转,没有的话,先等等,有很多次看到病人病危,强行转院送到医院急诊科,里面什么抢救设施都没有了,没有呼吸机,没有心电监护,甚至没有担架床了,病人转过来又有什么用,还不是死在急诊科?

金玉良言三:病人情况要命的时候不要急着转院,应该在当地医院妥善处理,稳定一点后再转院。楼主亲身经历多例冤死的病人,本来是紧急处理可以活命的病人由于对当地医院的不信任,在转院途中丧命的,非常的可惜。急、重病人在地方医院治疗起来有时候是有难度,但是他们也是有很多抢救经验的,最起码的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紧急的减压手术,基本上还是可以做得到的,至少把血输上,把伤口缝上,避免病人途中出血过多死亡,这些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如果一个地方医院,这些都不做就直接让你转院的话,我可以说,这样的医院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医院。同样的,在当地做紧急处理的时候,派人先行到大医院联系床位,多跑几个大医院,准备妥当马上转院,病人的救治几率会增大很多。这个曝一个黑幕,如果病人情况很差,在当地医院已经搞得不可收拾的病人,有时候会出现以没有床位拒诊的情况。楼主曾见过很多,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并发症很严重,处理起来很累人的病人,很多病房很多医生都不愿意收治,一是治起来费力,而是经过前翻治疗以后家属已经对医生有了意见,短期不见疗效,常常会产生情绪,和医生产生冲突。这样的病人,大部分积压在急诊科,很多天都不能住进病房,即使病房有床也收别的病人,不收这样的“烂”病人。遇到这种情况,楼主私下支招,1诚恳的找病房的负责医生谈话,以态度打动他(楼主多次遇到这种情况,都于心不忍,背着上级医生就开了住院证收了进来),2实在不行,就到医院医务科投诉,医务科会以行政命令强行收住病房的,当然,这个万不得已的办法

金玉良言四:选择医生看病的时候,不要盲目迷信专家,应该充分查询医生资料,在网上多搜搜他人的意见。在长沙,湘雅的附一和附二医院,专家号经常被炒高10倍,仍然有无数人抢购,其实作为业内人士认为,完全无必要。专家门诊的专家,很大一部分是退了休的老专家。经验是很丰富,但很多脱离临床一线工作很久,对于疾病治疗的观念和方法都已经老旧,很多新治疗办法,他们都不知道。要命的是,这些老专家对于收住病人入院完全没有帮助。一个外科医生的黄金年龄是40岁-60岁,一个内科医生的黄金年龄是45岁-65岁,找医生看病当然主要找这个经验,体力都在巅峰期的医生。过了这个时间段的,反而力有不逮。不在临床一线的也不用考虑。每个医生的专长都不一样,多查查,选择专业性强的医生,治疗经验会丰富很多,不一定大教授就所有手术都做得好,不一定副教授就水平不高,术业有专攻,专病专治,看病前这些工作要做足。每个医院各个专业的优势也不同,湘雅附一优势在于神内,神外。附二在于胸外、内分泌和精神科,附三院的妇科和耳鼻喉都不错。省人民医院的肝胆外科和附一附二的不相伯仲,有些方面还要强。省儿童医院的儿科很强,省人民医院的儿科也不错。长沙市一的神经内科也不错。选对专科,比选医院名气要重要。

继续:
金玉良言伍:和你的医生做朋友,你将一生受益,包括你的家人和朋友,你将享受只有天朝干部才能享受的优质医疗服务。
人都常说生病了是最痛苦的,无论是自己还是自己的家人,选择一位好的医生,可以使病痛的折磨降低到最少,花费的代价降到最低。楼主这里有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像笑话,楼主城市里有位小干部,早年得了脑癌,可谓世纪绝症。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有实力但是名气不大的脑外科医生,帮他做了手术。手术以后恢复不错,手术效果也很好,他与这位医生交往甚好,推心置腹,成了私交很好的朋友,在这位几乎等同于家庭医生的好友的指导下,他每年复查,定期做放化疗,病情一直很稳定,正常的工作生活,他只相信自己的这位医生朋友,几年过去了。突然有天传来噩耗自己的这位医生朋友患上了肺癌,而且很快就去世了。他突感崩溃,对身边的人说,我的医生死了,我没救了。果不其然,他的病情很快就加重了,虽然在大医院治疗,但是不到半年也死了。故事听起来有点滑稽,但确实真实的例子,没有人比你的主治医生更了解你的病情了,治病时切忌东找一个,西找一个医生,认准一个水平好的,就按他的意见治疗。不同的医生治疗方案,治疗理念都有很大的差异,很难说哪个的方案就一定好,但东搞一下,西治一下是肯定弄不好的。认准一个医生后就要绝对相信他,不相信他就不要找他治(没有医生会故意害病人的),按他的方案系统的治疗才会有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你的病情越来越熟悉,治疗起来就更得心应手,对你病情熟悉的医生才是最适合你的医生。和医生交流时要推心置腹,不要隐瞒和保留。比如病人病情较重,手术治疗风险很大,医生在和你谈病情的时候就需要你表明自己坚定的态度,如愿意冒巨大的风险,承担哪怕手术失败,病人死亡的风险,你态度一坚定,医生心里就有底了,他在手术中就会放手一搏,采用最能彻底治疗的办法,而不是只进行姑息手术,勉强拖延病情的策略。同时要和你的主治医师探讨治疗的花费,不要总是抱着医生就会乱花钱的思想,就目前的医疗环境,是有部分医生在药品回扣,器材回扣上道德沦丧,这也是国家对医疗投入不足,监管不力的结果之一。但大部分的医生在治疗上都是谨守医德的。在治疗过程中,要和你的医生好好的谈谈你的经济负担情况,实实在在的说明你的负担能力,这样可以有利于医生向你推荐治疗方案。一种病肯定有多种治疗方法,有钱有有钱的治法,没钱有没钱的治疗方法。有了这个底医生才能更好的根据你的经济情况选择治疗方案。有钱可以选择好的副作用小药物或更先进的检查治疗手段,没钱可以选择经济实用的药物,或者采取更保守的治疗方法。不过说句很现实的话,在天朝,没有钱很多病是不可能治好的,楼主常常面对重病人家里一穷二白,需要花费很多钱但治疗效果又不好的时候,会委婉的暗示家属可以考虑放弃,或者采取减轻痛苦的办法直至逝去。很多时候家属会在面临手术抉择的时候问楼主:“医生,如果是您的亲人得了这样的病,您会怎么选择?”楼主如果觉得家属很诚恳,可以相信的情况下,楼主会回答:“如果我是你,我会如何如何选择(省略无数字)”通常会给出一个很明确的方向做或者不做手术,做什么方式的手术,很清晰。但这需要在我对家属印象态度很好的情况下。如果楼主感觉家属很油,很刁,甚至对楼主疑心重重,总之就是不信任。楼主的回答就会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让家属自己去选择吧,目前的医疗环境还是保护自己第一位,虽然我愿意相信大多数患者家属都是善良的,但我跟希望感受到你对我的信任。楼主至今有好几个固定的病友,他们会不定期的打来电话,汇报病情并咨询下一步的治疗方法。对于他们楼主一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楼主对他们的病情最为了解,会设身处地的给他们设计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比如该做什么检查,检查结果提示病史是否稳定,还需要吃什么药。病人需要来院做治疗,楼主也会在他们来的前一天就给他们安排好床位,相互信任度很高。他们时常也感谢楼主,偶尔带给楼主一些土鸡蛋之类的小礼物,或者邀请楼主去他们家玩,他们的家人有些小毛病,有时也向楼主咨询一下,楼主总会积极的予以答复,这种良性模式是对医患双方关系最好的表现,做朋友。

金玉良言六:认识你的医生
在医院里医生有很多,不同级别不同科室,有的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多个科室的医生共同治疗,但这其中必定有主要对你负责的医生。病人在某个科室治疗时,必定有一个主治医师,注意,这个人十分重要,家属务必要认识,这个人决定着病人的治疗方案,对病人的病情最为了解。如果这个人家属都搞不清是谁,可以说这样的家属糊涂到家了。主治医师多半是一个职称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或者职称为主治医师的人,此人很可能是病人的主刀医生或者第一助手,直接参与手术的核心部分。有的时候,教授(主任医师)是病人的主刀医生,但他不负责日常治疗方案,对病人的现况病情可能还不如主治医师清楚,所以需要了解目前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最好找主治医师谈,切记。当然病人还会有一个负责日常具体治疗的医生,这个医生称经治医师,或者住院医生或者管床医生。这个医生通常是一个年轻医生,职称为医师,在湘雅的附属医院经常是一名研究生、博士生、或者一名进修医生。他们虽然不是医院的正式职工,但是他们直接负责病人的日常治疗方案的执行,比如具体用药,换药、拆线、某些具体的操作性治疗、和家属谈话签字等等。经治医师是病人和家属打交道最多的医生,很重要,有具体的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他们问询,他们解释不了的,就找主治医生问询。经常在病房,看到家属来找医生询问,楼主反问家属:“你知道自己的管床医生是谁吗?他对病人的病情了解,为什么不找他询问?”很多次看到家属一脸茫然,脑残状,:“我的管床医生是谁啊?”住了大半个月院了还不认识,楼主只想吐血。试问这样的家属又怎么能配合好医生呢?
在湘雅的附属医院,不同级别的医生挂着不同的服务卡,白色的精致的服务卡是本院医生的标志,他很可能是一名上级医生,负责病人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或者主刀手术。下级医生中,蓝色或者绿色的服务卡,表示这是一名进修医生,他是来学习的,可能是管床的经治医生。绿色浅绿色或者黄色的服务卡表示这是一名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他是一个学生,也是管床的经治医生。粉红的服务卡表示,这个一名实习医生,没有单独执业的能力,需要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工作。深红色的服务卡,这个医生比较特殊,是总住院医生,他是所有科里所有经治医生的头头,负责床位管理,负责会诊,负责收病人和主刀一些简单手术。了解了这些才能找对医生,比如病人来复查应该找谁?首先找负责过你治疗的教授或者主治医师,他们是医院正式职工,总是好找的,在病房或者在门诊可以找到。研究生和进修医生流动性较大,会更换病房岗位,会完成学习离开医院,复查的时候就不能首先考虑找他们,当然短时间内的复查还是可以的,时间久了就可能找不到他们了。如有可能,留下你的主治医生的邮箱或者QQ(少数达到朋友级别的病友可以获得他们的私人电话,这样最好)可以在网上向主治医生咨询相关病情的处理。

春哥犹如春风吹拂,信仰。。。。。。
楼主又原地满血复活了!!!!!
继续
金玉良言七:听懂医生和你说的话。
对于病情的介绍,医生往往会引用很多医学术语,家属患者听来一头雾水,耐心的医生往往会用比喻,对比等详细说明方式来进一步解释给你听。没有耐心的医生对你来说就是一堵毛玻璃门,似乎看到一点,但都看不清楚。怎么办?
第一招,和他套近乎恭维他几句,请他进一步解释,这个有50%的有效,仅限于有时间但是没耐心的医生。有的医生非常的忙,回答你的只有三言两语,手上忙个不停,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再问他他也不会理睬的,湘雅的医生很多态度恶劣主要就表现在这里,其实他们也是有苦衷的,病人太多了,不想回答重复的问题,怎么办?第二招,等他忙完,(如果你不忙,有时间等的话)看他闲下来的时候,上去套套近乎,恭维几句,或者送上一瓶矿泉水什么的。医生也是人,是人都吃软的,这时候多半就会和你再详细的解释一遍。如果医生才说完就走了,找不着了怎么办?第三招,多问几个相同科室的医生,比如你在门诊看了,觉得还没搞清楚,再挂着急诊号,带着你的资料到急诊再咨询一下。多看几个医生也就相当于专家会诊了。现在挂号费就几块钱,不差这点钱,弄明白了可以帮你省几千块钱。还几次,有地区医院的病人家属带着资料来找楼主看病,称地区医院医生建议他们做手术,还要尽快,楼主仔细看过资料和片子以后,觉得手术指征并不是那么强烈,都是建议家属先吃点药改善一下症状,先观察一下,有后来没做手术也慢慢好起来了,也有的病情也稳定没有变差的。当然也有没信楼主,回去就做了手术的,后果楼主也不得而知了。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楼主对现在好医生的一个判定标准有时候医生也会说黑话的,如果这时候家属没听懂,结果会很惨。在湘雅的附属医院里,床位周转需要很快,因为病人太多了,不可能让一个病人老住着,手术做完,病情稳定了,或者目前没有特殊治疗,只需要到当地医院打打针就可以的了,医生就会建议你出院,医生通常会说:目前的病情没有特殊治疗了,建议你会当地康复治疗,多少多少时间以后再来复查什么的。这个时候如果家属没明白医生的意思,不肯出院还要住下去,或者反而蛮横的要医生保证出院没事什么的,那么有时候医生也会使黑招的,比如开同类的最贵的药给病人用,或者没太多相关的检查让病人去复查,或者把病人留在花费很贵的监护病房治疗,不转出到普通病房。总之,怎么花钱怎么来。很快你医院账户上的钱就会如流水一般的消耗掉,最后钱用完了,还是要出院,这个时候,你完全没必要和医生耗,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大医院的医生没有把握是不会催你出院的,你非要较真,吃亏的只是自己。还有时候,多位医生反复找病人家属谈话,告知病情危重,治疗效果不好,问家属有什么考虑,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听明白其中的暗语了,意思是病人已经差不多了,基本上没什么好办法了。如果你没听明白,还傻愣愣的硬撑着等奇迹,结果就只有人财两空,借钱抬回家。很多时候,医生不会很明白的说穿,没有哪个医生会说百分之百的事,但你如果老是赌那个百分之零点零零几的奇迹概率的话,你还不如去买个彩票,中奖几率会高一点。

金玉良言八:并非所有的情况下都要转大医院,看好医生可以请跨院会诊。
在当地医院技术力量有限,家属感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可以考虑请大医院的医生来会诊。请会诊通常有2种方式:1由当地的医院请大医院的医生会诊,并会由家属出一部分会诊费,湘雅附属医院的教授会诊,会诊费大概在4000-5000元左右,还可以请教授来做手术,手术会诊费在5000-10000不等,根据手术难度而定。黑幕通常是由一位中间人(非家属,可以是当地医院的医生或者管理人员,或者家属的熟人什么的,)以红包的形式事先准备好,并在会诊时交予来会诊的教授。这种会诊,当地医院的医生通常会请和自己关系较好的教授来会诊,家属没有提出意见的权力。2家属自己请大医院的医生会诊,这个成功率较低,除非有家属有较深的人脉关系可以请的到,一般是不会答应的,而且这样的话,当地医院的医生会不高兴。3家属不信任当地医院了,觉得其中可能有医疗事故被隐瞒了或者当地医院根本没能力治疗下去了,有的家属会私底下请大医院的医生秘密来会诊,医生会混在家属中,通过探看病人及了解病情来判断目前的治疗情况。这个会诊请到大医院医生的可能性更小,第一,医生之间有相互保护的行规(黑幕),尤其是上级医院的医生要保护下级医院的医生,有小的过失也会帮他们掩盖。这也是没办法的,在现在恶劣的医患关系下,如果不保护下级医院的医生因为技术不足导致的问题,那以后基层还有谁敢治病救人?这种情况下的秘密会诊,能达到的目的就是知道现在病人的治疗情况如何,如果确实地方医院已经搞不下去了,秘密会诊的医生,就会帮助家属将病人转院,或建议新的治疗方法。这个有悖行规,容易伤地方医院的面子,只能秘密进行。(这种活教授是不会干的,因为认识的人太多)只能请到大医院本院的主治医生级别的医生去会诊费在2000-5000,视会诊的地点远近而定。楼主也曾碍于面子受本院的某位内部人士相邀,会诊他的一位朋友的家属的病情,那位病人住在长沙某家规模较大的医院半个月来,一直住重症监护病房,病情毫无好转,楼主会诊后发现很多问题,感觉再治疗下去恐怕凶多吉少,于是建议转到楼主的医院,联系转院后,治疗半个多月后,病情有明显的好转,一月后稳定转到普通病房,家属十分感谢。当然楼主也收了家属的会诊费若干(惭愧惭愧,楼主也是凡人一个)。

继续
最后一句金玉良言九:红包送的好,省钱省力效果好。
最后还是不得不提到这个医疗环境下最不愿提及的敏感话题——送红包。为什么要送红包?送什么医生红包,怎么样送,都有很大诀窍。沿海地区送红包是很普遍也很公开的事,内地地区对此比较谨慎,一向讳莫至深。那么第一个问题,住院做手术要不要送红包呢?楼主的回答是,如果红包能送的出,对你绝对有大帮助。假设是楼主的家人在楼主工作医院之外的医院做手术,楼主会坚定的前去送红包。为啥呢,楼主后面会逐步告诉观众们。第二个问题,红包送给谁?两个人很重要,1主刀医生,2主治医生(别告诉我现在你还弄不清谁是主刀谁是主治,好好看看楼主前面的文章)。如果这两个是同一个人,那就更好了(省一份钱)。其他人等不送也没太大关系。在湘雅的附属医院红包要送的出去不容易,很多都是直接仍会给你,或者强塞了以后,又被某护士退回给你了。为啥送不出去呢?1 病情重或者病情复杂,医生把握度不高,这个可以在之前与医生的谈话中了解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和医生交心的谈话,表明你的太多,如只要医生尽最大努力就可以了,结果都能接受。言谈诚恳之余再奉上红包,多半可成。2 红包太小,医生完全没放在眼里,或者医生对你根本就不信任。这个就需要家属自己揣摩了。3 这个医生很有个性,对此很忌讳。有的医生对红包很厌恶,钱多钱少都不是关键,我知道的就有身边的同事一万,八千的红包直接就退了。不是包不大,而是他压根就讨厌这事。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改送别的,不要送现金,抽烟的送好烟,手机烂的送iPhone,穿着讲究的送购物卡,送领带,钱包,名笔,香水等等。那位退1万红包的同事,最后家属送了个手机,收下了。楼主也收过家属送的烟,土特产,购物卡,香水,名笔之类的礼物,但不收红包现金(俗人俗人,楼主也俗不可耐)。红包送出去了,能带来什么效果呢。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特别的照顾是少不了的,比如手术中,主刀的仔细和耐心程度会明显上升,有些很困难的手术,平常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收工了,这个时候,主刀往往还会很耐心很仔细的,清扫手术区域,力争彻底断根,即使很疲劳了,也会坚持再多检查几次。或者,会在合适的时候把你的手术提早安排。或者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如周六周日或者下班时间按来帮病人做手术。主治医生那里会特别仔细的关照病人的病情变化,平日里查房的次数和仔细程度都会上升,病人的术后恢复和安全系数都增高,在费用方面也会尽量帮病人节省。比如用了某些材料,就会不记账或者用好的,记便宜的。手术费,治疗费有意无意的帮你漏帐减免,用药的时候,往往会用既有效又便宜的,可用可不用的药一般都不会用。这种情况下往往家属送出红包价值几倍的费用会被节省下来。这些都是黑幕,有悖公平原则的,但在天朝现今的黑色天空之下,楼主泣血曝出黑幕,背负骂名,希望能给劳苦大众一点可参考的帮助。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管床的医生也送点礼物,很多具体的小事他都会帮你搞定。

(以下是我对该贴的回复:红包真的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真诚,你相信医生,尊重医生,依赖医生,不是一进院就是放着医生,那医生也会防着你。不要像当官的很大牌头,也不要像地痞样发狠话,这些都没用,你要有即使出现某些问题也理解医生的这种态度就够了。我从不收红包,因为术前红包都是有所求的。术后送红包才是真心感谢的,有吗?几乎没有。但送红包这种行为还是叫我感动,最少他是尊敬我的。)

王宪伟
王宪伟 副主任医师
湘雅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