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_好大夫在线
4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双相障碍共病焦虑症及强迫症的治疗

发表者:张勇 人已读

双相障碍症状复杂,识别困难,尤其是共病时给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大挑战,甚至影响了远期的疗效和康复。双相障碍共病焦虑障碍和强迫障碍在临床上还是比较普遍的,许多医生甚至感到存在治疗冲突,担心转躁而不敢用药,使患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那么,焦虑障碍亚型和强迫症的共病如何科学治疗呢?笔者愿意分享一二,以飨医生和患者。

一、双相障碍共病焦虑障碍,通常共病如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和社交焦虑比较多,在焦虑障碍各个亚型的控制和治疗遵循焦虑障碍治疗指南,可以选择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等,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按照指南SSRI、SNRI药物可以考虑,但因为SNRI如文拉法辛等转躁风险高于SSRI,一般应尽可能考虑选择SSRI,如艾斯西酞普兰、舍曲林、氟西汀。关于使用剂量,一般从低剂量起始,如控制惊恐障碍时,当选择艾斯西酞普兰就应以10毫克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可以达到20毫克/天。如果广泛性焦虑GAD(GAD)共病时,治疗更复杂,效果不佳,药物选择可以考虑SNRI如度洛西汀,甚至需要增加剂量(60毫克以上),但也存在转躁的风险,应及时观察评估,另一方面,GAD实际上存在认知思维模式的问题,也可以考虑合并小剂量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氨璜必利等,也能促进疗效。实际上,如果是共病社交焦虑或惊恐障碍,笔者还是建议首选合并CBT心理治疗,一是避免转相风险,另一方面CBT也是指南推荐的1级证据。

二、双相障碍共病强迫症强迫症状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症状牢固,就单纯强迫症缓解也许平均10周,共病时治疗棘手的原因就是应该使用高位剂量抗抑郁剂,转躁的风险显著提高,这也是很多医生放不开手脚治疗的原因,因投鼠忌器而不能有效改善强迫症状,患者倍感痛苦。针对这一类患者,笔者还是主张放开使用抗抑郁剂,而且要尽快达到最大剂量,但仅限于使用SSRI类药物,不适用三环类药物,根据经验,首选氟伏沙明,安全性和疗效都不错,舍曲林固然有效,但增加到200毫克时,药源性焦虑、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震颤和认知困难比较显著。氟西汀在40-60毫克也可以考虑,在儿童青少年防止激越自杀的风险。

三、共病治疗应该注意的几点:首先,心境稳定剂必须达到治疗剂量,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应至少达到1500毫克/天,碳酸锂缓释片900毫克/天,拉莫三嗪300毫克/天,其他如喹硫平缓释片400-600毫克/天等,鲁拉西酮因临床使用较少,经验还是不足。其次,心境稳定剂使用,临床必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不仅是碳酸锂,双丙戊酸盐也应复查。第三,临床医生需要实时观察病情改善程度,同时也应学会使用量表评估,帮助判断,如HCL-32,MDQ,双相障碍指数问卷等。最后,应遵循双相障碍治疗指南,焦虑症状和强迫症状如有明显缓解,也考虑逐步减少抗抑郁剂的使用,不应长期高位剂量合并,否则转躁是迟早的事。

总之,双相障碍共病焦虑、强迫,不论在诊断识别,还是在治疗和预后方面,并不乐观,需要医患充分沟通,医生仔细评估,实时评估后才能开始治疗。

本文系张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张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