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瓣不开胸时代到来--山东省首例TAVI+PCI手术
http://www.qiluhospital.com/site2/xwdt/yydt/09/192752.shtml
换瓣不开胸时代到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完成山东省首例TAVI+PCI手术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团队继2017年9月15日成功完成山东首例TAVI(经心尖)手术后,2017年9月22日又成功完成山东省首例不开刀的TAVI+PCI手术(经皮股动脉)。术后随访,效果非常满意。
患者男性,71岁,因“活动后胸闷、胸痛3月余”入院。结合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诊断为:1.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2.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3.糖尿病(2型)。TAVI团队多次组织科室讨论,一致认为:患者入院后虽经过积极药物治疗,但病情危重,LVEF 0.28,心功能差。结合EuroScore风险评分及STS评分,患者外科手术风险极大,不宜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行TAVI+PCI手术。在医务处的质控管理下,经过充分细致的准备,齐鲁医院TAVI团队于9月10日行PCI手术(分别于前降支、第一对角支置入冠脉支架),于9月22日在医院复合(Hybrid)手术室行经皮股动脉TAVI手术。(图1)
全麻后,放置经食道心脏超声探头及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在透视下定位穿刺右股动脉,预置血管缝合器,置入鞘管。根据CT成像调整最佳投照体位,(图2)行主动脉根部造影,定位主动脉瓣环水平位置。(图3)导丝跨主动脉瓣入左室,交换导管并测压。在快速起搏180次/分下,球囊扩张狭窄的主动脉瓣。(图4)基于CT测量的主动脉瓣环直径以及扩张后瓣上结构,选用杭州启明公司29mm的Venus-A介入人工心脏瓣膜,调整投照体位和瓣膜初始位置,在快速起搏和造影辅助下,逐步释放瓣膜,撤出输送系统。(图5、图6)再行球囊后扩张。TEE及主动脉根部造影示:介入人工瓣膜形态、位置、启闭满意。拔出鞘管,闭合股动脉。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小时拔出气管插管,恢复满意。
TAVI作为近二十年来心血管医学的重大进展,是当今医疗领域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自2002年法国Cribier全球第一例TAVI以来,目前TAVI已成为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外科手术高危主动脉瓣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国内,2010年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实施首例TAVI,该技术在国内开始应用。2017年5月国产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率先获国家批准上市,TAVI技术在全国得以正式推广应用。为开展并推广该技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TAVI团队成立,并连续成功完成两例不同路径TAVI手术。齐鲁医院TAVI团队成为山东省第一支同时开展经心尖和经皮股动脉TAVI的团队,并将在医务处的质控管理下,承担全院TAVI手术的质量控制、开展及推广,使“不开刀换瓣膜”的微创技术造福于患者。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本文是谷兴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