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潘俊杰 三甲
潘俊杰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心内科

需要安装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

6676人已读

上一讲潘医生和大家讲了“病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这个掌管心脏节奏的司令部出现病变或老化,不能很好的司职“心脏节奏老大”的职能,于是乎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结果就导致了房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等快速而紊乱的各种心慌慌。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需要安装起搏器的另一种常见原因——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

看过潘医生“哪些人需要安装起搏器?”这篇文章的朋友可能还记得,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不论有没有症状,都应该安装起搏器;二度Ⅱ型的患者,有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症状,应该安装起搏器;而平均心率在40次以下者,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安装起搏器。起搏器可以明显预防这些患者发生晕厥或猝死,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那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呢?诸位朋友不要看错或理解错了,此“房室”非彼“房事”,这里的“房室传导阻滞”指的是从心房到心室的电路传输出现问题。

①有时候是“房室结”这个中转站能保证把“窦房结”这个老大的指令“一比一”的往下传,只是比较拖沓,存在延时,这种传导阻滞称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②当“房室结”的病变或老化程度加重,从心房到心室传导的延时不断逐步延长,终于发生了不能将“窦房结”这个老大的旨意下传的情况,即发生了漏传,这种传导阻滞称为“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由于是Wenckebach发现并命名的,所以也称为“文氏现象”(Wenckebach Phenomenon)。

③当“房室结”的病变或老化程度进一步加重,从心房到心室传导已经不是延时了,而是“明目张胆”地把“窦房结”老大的指令固定的忽略,这种传导阻滞称为“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出现2个指令传出1个、3个指令传出2个和3个指令传1个等情况,分别称为“2:1下传”、“3:2”下传和“3:1下传”。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往往心率都会比较慢,因此是需要安装起搏器的。

“房室结”的病变或老化程度再进一步加重,从心房到心室已经不再传导,出现了心房和心室电路连接的断路,这时候称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缓慢发生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身体的适应,不出现突发危险状况。但是当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突然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由于心室率突然减慢,导致突发的脑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昏厥、抽搐,严重者甚至导致猝死。因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必须安装起搏器的。

⑤有一种相对特殊的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当房室节传导“窦房结”指令比例低于2:1时,出现3:1、4:1、5:1甚至6:1及以上时,称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往往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先兆,其严重性和临床意义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相似,应该高度重视,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处理,及早安装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的病因和“病窦综合征”类似,也是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冠心病和心肌炎(其实是炎症累及了心脏电路的传导系统)等,也有非常多的病例病因不能明确、被认为是心脏电路老化(退行性变)所导致。和“病窦综合征”较类似,大多数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一般60~70岁年龄段比较多见,有时合并“病窦综合征”,被称为“双节病变”(不是双节棍哦)。

希望以上关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解说可以增加您对这种疾病的理解。

本文系潘俊杰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潘俊杰
潘俊杰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