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咳嗽的中医预防措施
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咳嗽超过8周叫慢性咳嗽,慢性咳嗽也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很多患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了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在这方面颇具优势。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中医治则理论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现代医学理念,我们不仅要重视慢性咳嗽发作期的治疗,更要重视缓解期、稳定期的防治,以防疾病复发,从而达到根治疾病和改善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生活调摄:嘱患者注意气候变化,尤其冬春季,要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注意防雾霾防风沙,恶劣天气减少出门,必须出门戴口罩;戒烟,避免二手烟、三手烟;做饭带口罩,减少油烟刺激;避免其他异味刺激;保持居室干净卫生,空气清新流通;作息规律,劳逸结合。
2.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积极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卫外功能,也有助改善肺功能,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气功、太极拳、八段锦、吐纳训练等,掌握简单易学的呼吸操、腹式呼吸。
3.穴位贴敷及按摩:属寒性体质的可进行三伏贴、三九贴,尤其适合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体虚易感冒及鼻炎患者,可进行迎香穴保健按摩。
4.灸法:选取大椎、肺俞、风门、膏肓等穴位,进行艾条灸,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适合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咳嗽患者;体虚易感冒者,可进行足三里艾灸。
5.饮食宜忌:皆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痰多者不宜食肥甘厚味及生冷,以免蕴湿生痰;风热、风燥、痰热、肺阴虚者,不宜食辛辣香燥之品及饮酒,以免伤阴化燥助热;气道高反应者,不宜辛辣、寒冷、刺激性食物;脾虚痰湿者,平日多食用山药、扁豆、生姜等;肺阴虚者,多食用百合、山药。
6.药物预防:根据患者体质,辨证用药,对于平日易出汗,易感冒的肺卫不固者,可服玉屏风散;肺阴虚、气阴两虚者,可服生脉散;热性体质者,平日可用金银花、菊花、桑叶、麦冬、甘草等代茶饮;肺脾气虚、肺阴虚者,可服用膏方。
7.季节养生:春季防肝旺,夏季防暑湿,秋季防秋燥,冬季防风寒。
本文是尹李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