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胜文
李胜文 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

人体水利工程师—尿路修复专家

1681人已读

发布时间:2017-11-01【字体:大中小】

李胜文清华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华信医院)主任医师,泌尿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泌尿医学中心主任。见他第一眼绝大多数人都会根据他端庄儒雅的外形断定他是个学者,和他有过接触或者找他看过病的人,都会被他平易近人,精益求精,理性,稳重,客观和善于解决问题深深吸引,成为忠实粉丝。他认为,一个医生不仅仅面对疾病,还要顾及病人的身心,诚心诚意解决疾病带给人的痛苦。他所在的医院不大,但很多患者都是口碑相传或者医界同行介绍慕名而来。除了疑难病例外,有患者宁愿两月坐一夜火车也要到他这里做尿道扩张,也有坐飞机来专为膀胱镜复查。原因是他手法轻柔和对患者温馨的呵护。一位慕名来就医的患者和家属,在手术的前一天得知李教授自己得病被手术,心里很忐忑,当看到李教授刚刚接受手术的第二天就主刀为他做手术,真是激动地不知说什么才好。精湛的技术和数十年悉心为患者服务使他在2016年被评选为为人民好医生。

李教授的专业是泌尿外科,业内戏称为“管道工”。这是因为人体泌尿系统由肾小球、肾小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到尿道的一系列管道组成。泌尿外科李胜文则认为,泌尿系统是人体这个生态体系的“河流”。维护河流的畅通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工作,所以应称之为“人体水利工程师”。他把建立的专业微信群命名为“大禹治水”。由此不难看出他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厚积薄发精益求精

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吃苦耐劳是77级学生的共同特征。1982他以优秀的成绩被选拔留校工作。工作不久,一位年轻的十二指肠瘘的患者,因为营养不良在他值班的晚上去世。之前,科里的专家多次会诊,由于当时肠外营养技术有限,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用尽了当时所有技术,没能挽回年轻的生命。神圣的医生职业,那时显得苍白无力。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只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守护生命还有更多的难题需要去攻克。下决心当医生就要一辈子学习。

因此,他考了研究生,当时的临床研究生白天正常参加临床工作,晚上学习专业课。硕士毕业后,他参加了国家选拔考试,在国家出国留学基金的资助下留学德国,师从时任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主席的Hohenfellner教授。在大师的引领下,李胜文在泌尿外科领域上下求索,在泌尿系统肿瘤(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及肾上腺)的早期诊断和多学科联合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德国行医执照。导师Hohenfellner教授在国际专家的集会上向同是泌尿外科专家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介绍了他的得意门生,并对李胜文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大加赞扬。199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取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他放弃留在德国从事研究工作的机会,立即回到母校,成为东北三省第一个,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泌尿外科博士。

在母校,他开展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先例,第一例一期正位开口尿道下裂整形手术、第一例改良Andison Hynes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第一例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解决膀胱癌根治术后排尿问题,既不用挂尿袋,又很少出现尿失禁。第一例保留神经解剖式前列腺癌根治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大幅度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当时,在国内能完成前列腺癌手术的医生屈指可数。

工作中不断地接触复杂的病情,使他并不满足在技术上取得的成就。他又留学美国作博士后,留学日本。博采众长,融汇东西方医学的精华,探索医学未知领域,解决临床难题。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数以万计的手术造就了他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精湛的外科技术,在泌尿系统肿瘤(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及肾上腺)、尿路结石、尿路畸形的诊断和治疗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棘手的病情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1年清华大学成立医学院,在吴阶平和郭应禄院士的推荐下李胜文来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始了创建清华大学泌尿医学中心的工作。虽然在传统的大医院开展工作有很多有利条件,但是,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大学的排头兵,刚刚开始的医学建设既富有挑战性,又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胜文带领勇于开拓创新的年轻队伍迈向了泌尿外科的国际舞台。

勇于探索不畏艰险。

进入20世纪末,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刚刚兴起。作为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生,他敏锐地看到了发展的趋势,积极抓住机遇。开展了经尿道的内腔镜下前列腺激光手术、等离子电切手术;经皮肾镜激光碎石、超声弹道碎石治疗复杂肾结石;输尿管镜,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肾结石;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肾肿瘤等微创技术。使年轻的科室的诊疗水平保持在专业的前沿水平。

微创手术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对于特殊的病例,为了保证疗效,他不一味地追求微创的形式,而是丰富的利用外科经验,个体化地设计治疗方案。往往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1年,他遇到一位因膀胱肿瘤切除膀胱,腹壁用尿袋收集尿液的中年人。对于膀胱肿瘤患者,这是常用的解决排尿的方法。术后五年,身体健硕的中年人不满意挂着尿袋的生活,想恢复正常排尿的生活。走了许多医院,看了很多专家,都认为没有先例,风险太大,无法实现。通过口碑介绍,患者找到了李教授,他用渴求的目光和诚恳的态度恳求李教授帮他找回做人的尊严。膀胱再造的尿流复道手术当时在我国尚无先例,这是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手术一旦出现并发症,患者将面临更为严重的身体情况。在尿流复道方面有长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李胜文教授知道是可行的,但是技术风险和责任风险也是巨大的。在复杂的医患关系和社会环境下,李教授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痛苦的理想使他敢冒风险。经过精心的设计手术方案、风险评估。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已能熟练地控制排尿,重新获得了正常人的生活。随访半年,患者的新膀胱储尿、排尿、控尿功能满意后,李教授才宣布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膀胱再造的尿流复道”。这也是国际上首例应用乙状结肠为回肠造口的患者做膀胱重建手术。

对于正值花季的吉林女孩婷婷来说,遇到李教授也是她第二次人生的开始。正常排尿曾是她“最奢侈的梦想”,是李胜文教授让她梦想成真。

2009年,刚刚15岁婷婷毫无征兆地开始排不出尿了,焦急的父亲带着她辗转几家医院,做了许多检查,被诊断为输尿管堵塞,致使肾脏严重积水。如果不尽快把尿液引出,肾脏会因积水和毒素累积导致衰竭。由于输尿管狭窄无法修复,医院只能通过肾造瘘的办法帮她解决肾积水。年轻漂亮的婷婷于是需要每天带着左右侧两个尿袋,这对她而言无疑是残酷的,甚至想自寻短见。

到了2012年,爸爸带着婷婷再次来到长春的医院换尿管。当时,李教授恰好在那会诊,因为他先前就曾为一个挂着两侧尿袋、四处求医无望的输尿管狭窄患者行手术,摘掉了尿袋,使其能够过上幸福的退休生活。所以,有医生建议患者找李胜文教授看看。

身为泌尿外科专家,李教授深知造瘘带尿袋的痛苦生活,肾造瘘还容易出现感染加重肾损害,当他了解了婷婷的病情,知道这是一个棘手的病例。面对渴求的目光,李教授应允她到北京来,要尽最大力量为她解除尿袋的束缚。听到这个消息,婷婷和爸爸喜出望外。

经检查,婷婷是两侧输尿管严重的钙化导致了狭窄和堵塞,左侧堵塞近5cm,狭窄10cm长,右侧更是长达近20cm,几乎整根输尿管从肾脏到膀胱全部堵死了,手术难度非常大。面对这种情况,李教授反复思考,决定先用左输尿管成形术解决婷婷相对较短的左侧输尿管狭窄的问题。当他从手术室出来,跟婷婷爸爸的手报喜时,这位父亲瞬间泪流满面。

手术后仅仅一周,婷婷在病房的卫生间,顺利地听到了尿液从自己体内排出的声音,这让她重新燃起了对新生活的希望。激动地热泪盈眶。几个月后,婷婷再次来到这接受右侧输尿管成形手术。李教授用同样的自身组织移植的方法,将残存的部分输尿管组织与附近的健康组织共同形成新的输尿管。从此,婷婷的双肾排尿功能正常,再也不用带着尿袋生活了,她终于可以毫无牵绊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有家庭。北京电视台也专程跟踪采访,并报道了这件事。

世界上没有两张同样的面孔,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病例。整形手术是外科技术的最高境界。肿瘤的切除手术可以比喻为摘苹果,整形手术是在长在树上的苹果上完成雕刻,又保证苹果在树上生长到成熟。精通基本原理,个体化治疗方案是保障疗效的重要原则。他几十年,完成数千个输尿管成形、吻合手术。之所以保持了高的成功率,就是因病而异的设计治疗方案。一些难之又难的输尿管狭窄的患者、全长输尿管缺失的患者带着造瘘管慕名来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胜文教授总是尽之所能,修复、重建输尿管,避免了肾脏的丧失。

有的同行说他手巧,心细,艺高胆大,专做疑难病例,也有人说他喜欢修补,不轻易摘零件,只摘尿袋,也有同事戏称他为“摘袋专家”,他笑着说,做“水利工程师”就是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保证水路畅通。

摘尿袋是高风险的复杂手术。当他遇到需要做膀胱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尽量采取不挂尿袋的方式解决排尿问题。

应用膀胱再造的方式使患者的新膀胱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是李教授的特色技术,保持了高质量和少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一位曾经因肺癌切除一侧肺的膀胱癌患者,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不足3万,肿瘤出血加上凝血功能不好,血尿很难控制,严重贫血危及患者生命。要做膀胱根治性切除,出血不止同样危及生命。这样高风险的病情,即使做了膀胱切除,也只能挂尿袋解决排尿。而患者和家属对挂尿袋顾虑重重。针对这种情况,李教授认为要挽救生命就必须切除膀胱,才能控制严重的血尿,而用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可以不用挂尿袋且能解决患者排尿问题。患者和家属非常期待这样的结果。

李教授和患者及家属做了充分的沟通,又和团队一起充分分析手术的风险和预防方案,手术和术后恢复非常顺利,避免了所有的并发症。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并赞扬他的精湛技术和优良服务。

李教授认为,只要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和积极配合,个体化的制定治疗方案,医护人员更专心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复杂的高危险手术同样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医患和谐,受益最大的是患者。

他常常对年轻医生讲,医疗工作不单单是治疗疾病和延长生命,让患者患者有着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也是医生的重要职责。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认清和掌控技术上的复杂性,患者的心理状况、经济、家庭、工作职业、对疾病的认识也应是医生关注的重点。

对科学的不断探索是教学医院与一般医疗机构的最大区别。虽然切除膀胱,再造膀胱标志着高水平的临床技术。但能够切除肿瘤,保留膀胱,减少复发更有利于保持好的生活质量。李教授团队应用膀胱肿瘤剥切、剜除、逆切、分层等技术,提高了切除膀胱肿瘤,保留膀胱的效果。为使新膀胱的功能更接近自然膀胱的生理状态。李教授带领他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和探索。近两年,研究成果连续在美国泌尿年会和欧洲泌尿年会上报告,收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关于膀胱肿瘤患者如何保留膀胱和减少复发的研究被认为是独特创新的研究。

不忘初心医泽四方

年轻时李胜文想着不忘国家培育使命,将学习的技术用于服务祖国人民的健康事业。作为老医生,他不满足于亲自手术解决患者的病痛,不满足于带领本单位的医生进步。利用多种公益活动的机会,参加志愿者活动,支援落后地区的医疗工作。帮扶中不满足一般的义诊、会诊。他更想通过传帮带,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当地的医生,是当地的百姓享受专家级的医疗服务。在参与农村卫生协会志愿者活动时,提出了连续帮扶,追求实效的理念。在协会的组织下,连续支援青海省民和县医院泌尿外科三年,手把手一项一项的传授。使当地的医生扎扎实实地掌握了泌尿外科多项微创技术,成为青海省县级医院泌尿外科的标兵。他做志愿者的足迹遍及东北、华北、青藏、新疆、贵州等边远山区。通过医疗服务将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的初心。

人民好医生政协好委员

李胜文委员作为一名泌尿外科的专家,在长期的医疗科研和教学中深深地感受到医疗健康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安全保障重要领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在专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担任吉林省长春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工作调到北京后又担任政协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二、三届委员。无论在哪里,他既是患者的好医生,又是热心政协工作的好委员。积极参加政协调研、学习活动。针对医疗改革、城市建设、环境治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临床工作中养成的严谨求实的作风、敏锐的观察力和对公共事业的关心使他的提案质量更高、更具操作性。

说起获奖,李胜文认为不重要,关键是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在众多奖项中,在学术上1996年获得了第三届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是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颁发给泌尿外科领域做出贡献和取得优异成就的泌尿外科医生。前两届主要颁给老专家。第三届,第一次颁给优秀的年轻医生,当他和来自美国、日本的泌尿外科医生同时站在领奖台上,标志着他的专业水平向着国际水平迈进。在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上2014年获得的优秀提案奖。关于交通治理问题的提案针对非常规机动车辆造成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频发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标志着作为朝阳区政协委员所尽的责任。2016年所获得的人民好医生称号是对他解除患者痛苦,挑战病魔的奖赏。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李胜文
李胜文 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