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舒方 三甲
舒方 主任医师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肾内科

影响慢性肾炎发展的一些因素

2342人已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病情迁延,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许多因素会影响慢性肾炎的病情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延缓甚至阻止慢性肾炎的病情发展是医患都很关心的问题,对于慢性肾炎,应当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1.明确病理

慢性肾炎的预后和不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判断慢性肾炎的预后,首先建议尽早行肾脏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了解病情,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2.血压

慢性肾炎出现持续性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者,预后相对比较差。因此控制血压是控制慢性肾炎病情发展的关键之一,建议患者在家定期测量血压,注意自己的血压变化,特别是24小时尿蛋白大于1g和/或出现了肾功能减退,血压则要尽量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一类被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的降压药物具有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减少蛋白尿和保护肾脏的独特优势,建议优先选用。

3.饮食

无论是否伴有肾功能不全,控制饮食中的蛋白含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优质低蛋白饮食,建议蛋白摄入不超过0.8g/(kg·d)。如果出现肾功能损害,建议蛋白摄入控制在0.6g/(kg·d)以下,如果肾功能受损严重,蛋白的控制要更加严格。蛋白质食物的选择应以鱼、瘦肉、鸡肉、牛奶为主,尽可能少食植物蛋白。可以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补充α-酮酸。另外,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还要控制钠盐的摄入,每天的摄入量要小于6克。

4.避免感染

尽量避免感冒、腹泻等感染。如果发生感染要引起重视,及早就医,尽早控制。

蛋白尿

要注意定期复查尿蛋白,建议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至少将24小时尿蛋白控制在1克以内,如果有可能,尽量将尿蛋白降到接近正常。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无论何种原因到任何科室就诊时都要提示医生自己患有慢性肾炎,请医生为您选择合适的对肾脏无损害或肾毒性最小的药物。

5.血糖、血脂和尿酸

如果同时伴有血糖、血脂和尿酸的异常,要尽量把它们控制在正常范围。

定期随访

定期随访需要关注血压、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血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

舒方
舒方 主任医师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