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亮 三甲
赵亮 主任医师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肛肠科

理肠止痛贴脐膏联合中药烫熨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症53例

2000人已读

着频繁发作的下腹部疼痛,病程在6个月以上,但无明显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常见,亦是目前临床较为棘手的疑难病之一。笔者于2013年01~2015年1月采用理肠止痛贴脐膏综合疗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共104例,均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中,男18例,女35例;年龄31.5~68岁,平均为(33. 3±3. 2)岁;病程6~48个月,平均(16.9±2.6)个月;对照组51例,男19例,女32例;年龄30.1~65.5岁,平均(32. 9±3. 9)岁;病程8~50个月,平均(16. 3±3. 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2006年罗马Ⅲ诊断标准[1]拟定,所选病例须满足以下条件:1)持续性或基本持续性腹痛; 疼痛并非假装; 疼痛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6级: 0为无腹痛, 1为很轻, 2为轻度, 3为中度, 4为重度, 5为十分严重。2)腹部疼痛与生理事件(如排便、月经或进食等)无明显相关或仅偶尔有关;3)部分患者丧失了日常活动能力;4)不符合其它可以解释腹痛症状原因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中医辨证:气滞血瘀型。主症:腹胀痛 , 胸胁部胀满,痛处较固定,腹内包块。次症:可见肌肤甲错,妇女有月经异常,经血内有血块、痛经等,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所以病例均经电子肠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2. 1 治疗组具体方法:(1)脐疗。药物:理肠止痛脐贴膏。处方: 丁香油、吴茱萸、田三七等药物组成。每次用该药物2g敷于脐部,TDP灯脐部照射,每日上午9点进行,每次30min,连续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 口服中药。自拟方随证加减治疗。(3)中药大封包行烫熨治疗。处方:由延胡索、路路通、干姜、郁金、吴茱萸、白术、桃仁等药物组成。每次取上述药物封包后蒸热,行腹部烫熨,每天晚上9点进行,每次30min。

2. 2 对照组具体方法:(1)口服谷维素20 mg, 3次/d。(2)口服中药。自拟方随证加减治疗。

治疗期间两组均禁生冷、辛辣、酒荤鱼腥之物。

3 疗效观察

3. 1 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疼痛积分改善情况为观察指标。

3. 2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后患者无痛或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者为显效;患者正常生活收到一定影响,但疼痛较前减轻,仍明显存在者为有效;与治疗前比较无缓解者为无效。

3.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值变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标准差、两组间等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 4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都在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其结果如下。

3.4.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86.8%,对照组7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故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3

20

14

12

7

86.8*

对照组

51

13

9

15

14

72.5

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4.2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53

2.95±0.55

1.60±0.43*

对照组

51

2.93±0.52*

2.36±0.49*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5 不良反应: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也无任何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正常而治疗后出现异常或治疗前异常而治疗后加重等情况发生。

4 讨论

FAPS 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脑-肠轴的多个层面,并可能与内脏高敏感、中枢神经系统认知及处理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的疾病[3],本病属于中医“腹痛”的范畴,与肝、脾及大肠关系密切。

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FAPS患者采用理肠止痛膏脐疗加中药烫熨加综合疗法治疗53 例,有效率86.8%,高于未使用该疗法的患者 ,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此外,我们曾使用该药物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其腹痛缓解率达97.1%。因脐部的吸收能力强且较迅速,具有良好的感受及传导的功能,当用各种外用药物施治于该部位时,通过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与传导,调整患者植物神经的机能,改善患者组织及内脏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情况,增强患者机体抗病能力和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之目的[4]。且笔者在临床使用该药物多年,尚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其治疗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明显,但一旦脱离治疗,很容易复发,因此要求我们在临床进行疾病治疗时, 配合患者调畅情志,积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利于FAPS的恢复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刘劲松.功能性胃肠病罗马标准解读:功能性腹痛[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6,18(5): 266.

[2]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 赵亮,荣新奇,戴紫登等,理肠止痛贴脐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4例疗效观察 [J].湖南中医杂志, 2009, 25(5): 7-9.

[4] 陈建伟.脐疗的治病机理探微[ J].中医函授通讯, 2000, 19(3): 50-51.


赵亮
赵亮 主任医师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