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昶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脐疗那点事!

发表者:黄金昶 人已读

等科。而且对贴脐疗法的作用机制、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辨证施治方面,都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阐述,使脐疗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脐疗用药很讲究。清代名医吴师机指出,“必得气味俱厚,药性走窜……可以通经走络,开窍透骨” 。

我们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敷脐、贴脐、灸脐、蒸脐、药灸等。
. 脐疗的发展历史

中医外治的历史悠久,而脐疗作为一种中医的外治法,亦源远流长, 早在殷商时期,太乙真人就用熏脐法治病;彭祖也用蒸脐法疗疾。在春秋战国的《五十二病方》记载脐疗。药物敷脐疗法是从古代药熨、敷贴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其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故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

脐曰神阙,位于任脉;《灵枢·营卫篇》曰:“足厥阴肝脉……其别支循脊入骶属督脉,上过毛中上行入脐中。”指出了脐与督脉的关系;《素问·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言明了脐与冲脉的关系;《灵枢·经别》:“当十四椎,出属带脉。”阐述了脐与带脉的关系;《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认为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为经气之汇海,五脏六腑之本。《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下系于脐。”《会元针灸学》:“神阙者,神之舍也,心藏神,脐为神之舍。”《灵枢·肠胃》:“小肠后附脊,左环迥叠积,其注于迥肠者,外附于脐上。”心与小肠相表里为络属关系,故脐与心脏、小肠相通;《灵枢·营气》:“上行至肝……其支别者,上颌,循颠,下项中,循脊如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脐属任脉,任脉会足少阳于阴交;督脉贯脐中央,督脉会足少阳于大椎,即脐与肝、胆相关;《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挟脐。”《难经·二十七难》:“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脾与胃表里络属,脾胃为后天之本,而脐为后天之气舍,即脐与脾、胃相关联;《灵枢·营气》:“故气从太阴出……入脐中,上循腹里,如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脐之深部直接与大肠连接,《幼科大全论脐》“脐之窍属大肠。”又肺脉属肺,络大肠,故脐与肺大肠直接相连;《灵枢·经别》曰:“足太阳之正……属于膀胱,散之肾,……足少阴之正,至中别走太阳,而合上止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而带脉过脐,故肾和膀胱可通过带脉通脐;《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故名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故脐与三焦相通。这些都说明了脐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并为后世敷脐疗法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脐部用药物治疗疾病最早见于晋代葛弘《肘后备急方》,书中提出“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可治卒得霍乱腹痛”,此阶段为脐疗的萌芽时期。

到了唐代,脐疗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已有很多关于敷脐疗法的记载。如:《千金要方》:“治虚寒腹痛、上吐、下泻,以吴茱萸纳脐,帛布封之。”《千金翼方》记载:“治霍乱吐泻,筋脉挛急……此病朝发夕死,以急救暖脐散填脐。” 此外,孙思邈还用东壁土敷脐,用苍耳子烧灰敷脐,用露蜂房烧灰敷脐以治疗脐中流水,用杏仁捣如泥与猪髓搅和均匀后敷脐以治脐红肿。王焘的《外台秘要》也有数多脐疗方法的记录,如用盐和苦酒涂脐治疗二便不通等。

宋元时期,脐疗得到丰富,常应用于治疗急症,可见其推广程度和人民的认可程度,如《太平圣惠方》治卒中,“附子研末置脐上,再灸之,可活人。”《三因方》治中暑,“蘸热汤敷脐上”。《万病回春》治疗小儿泄泻不止,以“五倍子、陈醋稀熬成膏,贴脐上”。还有《圣济总录》中记有“腹中寒冷,泄泻久不愈,暖脐膏贴脐,则病已”、“治膀胱积滞,风毒气胀,小便不通,取葱津—蛤蜊壳许,入腻粉调如液,封脐内,以裹肚系定,热手熨,须臾即通”。《南阳活人书》用葱白烘热敷脐治阴毒腹痛、厥逆唇青卵缩、六脉欲绝者。

明清时代,敷脐疗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涉及到的治疗领域也进一步扩大,可以说是到了成熟时期,已用于治疗很多疑难杂症或奇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麝香)贴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以治疗自汗、盗汗,用黑牵牛为末,水调敷脐上治疗小儿夜啼”等。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用麝香、樟脑、莴苣子及叶捣为膏敷脐治疗缩阳症。《类经图翼》用甘遂、黑白丑研末热敷脐上治湿气肿胀。《本草纲目》用赤根捣烂,入元寸贴脐心,以帛束之,治大腹水肿。《医宗必读》提出用独活、栀子、青盐捣末填脐并固封治疗小便不通。此外,《景岳全书》、《古今医统》、《简易普济良方》等均有脐疗的内容记载,使后世脐疗更趋成熟。清代医家赵学敏在《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两书中均记载有不少民间药物贴脐的验方,其中有“治水肿病,小便不通,以甘遂末涂脐上,甘草梢煎汤液服之”。此外还有治疗腰痛以生姜、水胶共煎成膏,用厚纸摊贴脐眼,治疗痢疾用绿豆、胡椒、麝香、胶枣共捣烂贴脐上等。所载方简单且效验,迄今仍被临床所沿用。清官御医吴谦在《医宗金鉴》中说:“阴阳熨脐葱白麝,冷热互熨水自行。”本法是用葱白捣烂,加入麝香少许,敷脐上,并以冷热刺激,治小便癃闭、点滴难出之证。可见当时药物贴脐法的应用,不仅流行民间,而且宫廷太医也吸收应用了。至晚清,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提到:“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为第一捷法。”又说“对上下焦之病,也可应用敷脐而上下相应”,提出敷脐法可治“风寒、霍乱、痢疾、疟疾、黄疸、食积、呕吐等……此法无论何病,无论何方,皆可照用”,《理瀹骈文》是其论述外治法的专著,书中记载贴脐、填脐、纳脐、涂脐、敷脐、掺脐、灸脐等法的验方达300种之多。治疗病种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而且对贴脐疗法的作用机制、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辨证施治方面,都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阐述,使脐疗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同时指出“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其对脐疗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到了近现代,脐疗越来越受到现代医家的重视,无论是在临床应用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认识,是脐疗的提高时期。现在,敷脐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涉及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抗过敏、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养生保健。

. 脐疗的作用机理

局部药物吸收作用

1.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无脂肪组织缺如,除局部微循环外,脐下腹膜丰富的静脉网、腹下动脉分支。

2.脐部是一凹陷隐窝,乃天然药穴,最适宜置药,药物通过脐中皮肤的渗透和吸收,输布全身,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脐窝内温度为35℃,±0.8℃,比其他部位皮肤高出2℃左右,比较恒定,脐穴位给药生物利用度是前臂给药的1-6倍,渗透力强,渗透性快,易于药物穿透和弥散,有效提高了药物吸收的效率; 
                

3.经脐给药不经胃肠道吸收,可避免药物对消化道刺激及肝脏代谢对药物成分的破坏,能更好的发挥疗效。

详细解释腧穴经络传递作用:脐(神阙)与经脉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与奇经八脉的任脉、督脉、冲脉和带脉直接关联。根据中医理论,神阙穴隶属任脉,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任脉、督脉、冲脉“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同时,任脉与督脉周循全身,分别总督阳脉与阴脉,在防治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任脉为“阴脉之海”,能“总督诸阴”,对全身阴经有总揽、总任的作用,其脉气与手足各阴经相交会。因任脉联系了所有阴经,故脐可通过任脉与全身的阴脉相连通。督脉为“阳脉之海”,能“总督诸阳”,它的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督脉又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哑门。故脐又可通过督脉与诸阳经相联系。冲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为“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其脉气在头部灌注诸阳,在下肢参入三阴。故脐可通过冲脉与十二经脉相通。带脉横行腰腹之间,能“约束诸经”,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带脉的约束。又由于带脉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腰腹部是冲、任、督三脉气所发之处。故脐可通过带脉与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以及冲督相联系。

.脐疗的优势
                
优势:
                
1.脐部给药不经过消化系统,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分解和破坏(如胃酸、PH值、消化酶等影响),减少药物副反应; 
                
2.可提高单位剂量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维持恒定有效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延长药物半衰期,提高了疗效,降低毒副反应。
                
3. 操作简便,舒适性好,大多数病人易于接受。对那些吃药怕苦、打针怕痛、服药易吐及不能服药的患者,尤其适宜。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儿童。
                
4.适应症广,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 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并可养生保健。
                
七.脐疗的功能:
                
自古以来,脐不可针刺,但可以外敷药物和艾灸,目前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两种方法。脐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可大致分为以下七种:
                

1.强壮祛病,养生延年: 脐之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补脾肾,益精气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不寐少眠、多梦烦躁等症。
2.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可治疗小便不利、腹水、水肿、黄疸等病。
3. 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四脉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调理冲任,固经安胎。临床用于阳痿、遗精、早泄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症。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活血,达到“通则不痛”。适应于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症。

 5.敛汗固表,涩精止带: 脐疗能收敛人体的精、气、神、津,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使气血调畅,营卫通利。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梦遗、滑精、久泄、带下等。 
6. 健脾活胃,升清降浊: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清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痞满、反胃、呕吐、泄泻、痢疾、呃逆等。
7. 温通阳气、回阳固脱,可用于中风、晕厥、昏迷、休克等证;
                
现代有学者研究认为:敷脐疗法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抗过敏、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临床应用举例
                

(一)敷药

1.汗出:五倍子(炒黑)10g、郁金10g、冰片10g,研细末,取适量,敷脐。每日一次,每次24小时。

2便秘:大黄30g、芒硝20g、炒莱菔子15g、芦荟30g, 研细末,取适量,敷脐。每日一次,每次24小时。

3.不全肠梗阻、术后不排气:用肉桂、苏梗、吴茱萸、枳壳、厚朴、清半夏各10克,冰片3克。上药粉碎成细末,过筛后混匀,每次取3克药末置脐上,再用伤湿止痛膏外封固定,24小时一换。此法治疗术后、或肠动力差引起的不全肠梗阻,效果很好。

4.小儿秋季腹泻:屁股红,用云南白药敷脐,不红用五倍子研末敷脐。

5.儿童外感发热: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苏叶10克、荆芥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生石膏40克、山药10克,1剂,水煎浓缩成膏,取适量,外敷脐部,外置橡皮膏,每日一次,每次24小时。

6.痛经:吴茱萸、元胡、肉桂、川芎、干姜、当归,各等分,研细末,取适量,在经前天敷脐,直至经止,每日一次,每次24小时。

7. 腹盆腔肿瘤:肉桂末90g(单包)、麝香1g(单包)、川乌90g、草乌90g、海浮石120g、海藻120g、壁虎90g、山慈姑90g、蜈蚣30g、猫爪草90g、夏枯草120g等。非腹腔可加青皮90g、乳香90g。肉桂研细末,过筛,留极细末与麝香混匀备用;其余药煎2次,去渣,留汁浓缩成稠膏,如蜂蜜状(药汁可用微波炉去水分),药冷却后加肉桂、麝香,混匀,备用。每次取少许,涂在大块橡皮膏上,敷在肿瘤体表部位或脐部,每次4-24小时,每日1次。应用此方可明显抑制肿瘤、减少胃肠分泌物,促进肠蠕动。

(二)艾灸悬灸

1. 易困、疲乏:艾灸神阙、气海(脐下2指)、关元(脐下4指),每日一次,每次每穴20-30分钟。

2..受凉腹胀、腹痛或中年人腹胀:艾灸神阙穴,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3.痛经:艾灸神阙、天枢(脐旁2寸),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

4.休克昏迷:艾灸神阙、气海(脐下2指)、关元(脐下4指),每日一次,每次每穴30分钟以上。

5.化疗腹泻:艾灸神阙,每日一次,每次1小时。

(三)隔药灸

古代一般是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但针对不同病症,可采取一些新的隔药灸

1.白细胞降低:当归10克、血竭4.5克、附片10克、干姜10克、肉桂10克、冰片3克,研细末,取适量敷脐,每日一次,每次24小时;同时在午后艾灸药物1小时,直至白细胞正常。

2.腹水:川椒目、生黄芪、龙葵、桂枝各10g,细辛3g,,共研细末,取适量,敷于脐部神阙穴,用艾灸神阙穴药物,第1次2小时,而后每次可以1小时,直至腹水消失。

.脐疗时注意事项

(1) 治疗前先用75%酒精棉球对脐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2)取仰卧位,充分显露脐部,用药后外敷纱布或医用橡皮膏布贴紧,也可用宽布带固定,覆盖于脐部。

(3)脐部皮肤娇嫩,如药物刺激性较强,或隔药灸脐次数较多时,宜在用药或治疗前先在脐周涂一层凡士林或红花油。

(4)脐疗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有皮肤过敏者,不宜采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用一些有毒、峻烈的药物,如巴豆、甘遂等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5)孕妇、哺乳期女性宜慎用或忌用脐疗,有堕胎或毒副作用的药物更应慎用或禁用,以免发生堕胎流产。

(6)脐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溃烂者,不能用。如发生皮肤水泡者,用消毒针挑破,外搽紫药水即可。

(7) 本法宜在室内进行,注意保暖,以免患者受凉,体虚者、老年

本文是黄金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