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超下一次性水灌肠包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
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肠套叠简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一病区杨合英主任医师治疗团队,自2018年3月开展彩超引导下一次性水灌肠复位包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目前已成功救治了61例患儿,安全可靠、效果良好。该项技术填补了河南省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4月龄~2岁常见。四季均可发病,春秋发病多见。肠套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95%为婴幼儿原发性肠套叠,因婴幼儿回盲部系膜尚未完全固定、活动度较大,容易发生肠套叠;5%为继发性肠套叠,多为2岁以上儿童,发生套叠的肠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如梅克尔憩室、肠息肉、肠肿瘤等引起肠套叠。
肠套叠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果酱样血便。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多位于右下腹、肝下或脐上。若不及时诊断治疗,会导致肠梗阻、肠坏死,严重时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小儿肠套叠传统治疗方法采用X 线下空气灌肠复位,医师、患儿及家属均需到放射科在X线下行空气灌肠复位。
与传统的X 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相比,彩超引导下水灌肠复位有以下优势: 1.能避免医生、患儿及家长暴露在放射线下; 2.水灌肠复位包有压力检测装置和安全水阀,灌肠复位更安全; 3.一次性水灌肠复位包减少了互相交叉感染肠道疾病的可能性; 4.采用温盐水灌肠,有助于冲刷肠道炎性介质,减少复位后发热; 5.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 6.对于反复套叠的患儿可重复进行。
该项技术痛苦小,无损伤,不开刀能将套叠的肠管复位,完全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目前正在申报河南省小儿肠套叠水灌肠复位中心,将该项技术推广到全省,使更多的患儿受益!
本文是杨合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