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荣强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从医感悟

天津进修学与思

发表者:宋荣强 人已读

工作后,被科室、生活的各种忙碌包围着,一转眼7年过去了,都说夫妻有7年之痒,工作亦然,学医以来,最大的梦想是尽可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取得患者的信赖,建立起自己的患者群,而当自己患者越来越多,门诊忙于应付而不去思考的时候,往往又陷入一种机械与疲惫,有时自己在反思:我有多久没有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读一本书了?有些病在脑海中形成了既定的思路与药方,而这些到底是不是最优的方案?人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而我们能不能不依赖药物而只靠物理刺激及运动将这种自愈能力发挥到极致?

我带着这些思考向单位递交了进修申请,地点选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中医一附属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尤以针灸学科独步医林。但进院后还是被其规模震惊到了,针灸病房床位数达800张,每日都有几十位专家同时出门诊,针灸部门诊量每日3千人次左右。这一切的辉煌背后跟一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就是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的显著疗效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他率先提出针灸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是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现代化进程。此次进修我选择的带教老师既是石学敏教授早期博士生孟智宏教授,原针灸部部长,曾主持国家973课题。卸任行政职务后一心投入临床,在患者心目中有很好的口碑。通过临床跟诊及实践,其收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巩固了针灸基本功,因本身不是针灸专业,在工作中也是以开草药为主,大学期间学习的针灸基本功难免有些生疏,通过进修,有机会得以重新复习,对理论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巩固,也意识到对针灸这门技术活来说基本功的修炼是无止境的,但就进针来说,没来天津前感觉自己进针是比较快的,患者一般反应不会太疼,而门诊跟随孟老师以后才发现自己的进针速度较孟老师差之千里,孟老师的每次进针给我的感觉不像在手里扎出去,而像一颗子弹在枪膛里发射出去一样这非一朝一夕所能练就。

2.系统学习了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对针刺手法、针刺的量效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一些既往认为危险性较大而不敢下手的穴位现在也能得心应手的进针。

3.门诊患者除中风病以外,像颈肩腰腿痛、面神经炎、头痛、老年前列腺增生等杂病亦较多,在跟师过程中对老师诊治思路及手法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4.孟老师不仅具有高超的医术,与患者的交流及对患者的关爱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患者对针灸要么抱有怀疑态度,要么对针灸怀有惧怕之心,而孟老师循循善诱的交谈总能让患者放下所有的担心而勇敢的进行治疗。在针灸过程中,孟老师也不浪费这交流的时间,关心患者的症状改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有些老患者还把家长里短也跟孟老师倾诉,孟老师也总是能给予良好的心理疏导。

在半年的进修期间也启发了对针灸学的思考及对其他针刺手法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针灸会不会耗气?根据很多医家的论述,进针患者多时会对人体正气有损耗的副作用,而在天中医进修期间发现大部分患者进针数量较多却并没有明显耗气的表现。特别是一些脑梗死后遗症期的患者,其身体大部分比较虚弱,但坚持针灸一年以上却未感觉有明显不适。可见针灸耗气这一论断并不能成立,而医家之所以提出如此论断可能因为有些晕针的患者针灸后确实有心慌、大汗、站立不稳等虚弱症状,这只是在一部分惧怕针灸的患者身上才会出现。

2.针灸处方怎样才能做到精简?在临证开处方时我尽可能将药方缩小以确定药物的作用,处方太大药物之间难免出现相互作用,而针灸取穴过多会不会也会出现掣肘的现象,即便针灸处方与中药处方不同,那取穴过也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痛苦。带着这些疑问我自学了针灸中取穴最少的一个针灸派别—平衡针灸,一般取穴1-3个,临床疗效亦被很多医家肯定,带着这些疑问我阅读了王文远的《王氏平衡针疗法》,下一步就是针对其理论在临床上验证了。

3.天中医针灸最大的特色就是对针感的追求,这是决定刺激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临床取效的关键,而如果没有针感还能不能起到治疗作用?浮针治疗就是一种没有针感的治疗,自己以前在临床中也学过用过浮针,但没有对其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当我认真读完符仲华的《浮针医学纲要》时,发现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展现在眼前,这完全是对针灸的一次创新。符仲华的“上工少涉”的医学理念,敢于打破传统的怀疑精神,尊重现代医学的科学态度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医人学习的。

半年进修很快过去,感谢院领导给我进修的机会,在这期间我看到了天中医的业精于专、方显卓越,也看到了针灸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己该何去何从,只有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才能找到答案。

本文是宋荣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