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什么是帕金森病?

发表者:王梁 人已读

1知“帕”不怕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震颤、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发病率为1-2%,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随着老龄化日趋严重,帕金森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的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我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人数超过200万,约占全世界半数左右,估计全国每年新发患者数达10万以上,预计到2030年患病人数将接近500万。

不仅震颤、迟缓等运动症状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明显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治愈疾病。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更需要长期管理。我们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而且可能会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受限于经济、医疗、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我国帕金森病高发生率、高致残率相对应的却是民众对该病普遍认识不足,帕金森病知晓率、诊断率、治疗有效率亟待提升。

本人不认识+家属不重视+用药不规范=就诊不积极+诊断不及时+治疗被延误

要识别帕金森,就要牢记它的典型症状——“1抖2慢3不稳”,即震颤、运动迟缓、平衡障碍。

1抖: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出现4~6 Hz震颤,运动时可消失或明显减轻。

2慢:运动缓慢、停顿,在持续运动中迟疑、犹豫和暂停。

3不稳:难以保持平衡,站立不稳,步态慌张、冻结。

PD宣传画.png

除了上述运动症状外,所有帕金森患者还并存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睡眠障碍、二便障碍和抑郁、视物不清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通常会远远早于手足震颤,但往往因对帕金森病认识不足而延误最佳就诊时机。不仅出现“抖、慢、不稳”等典型症状时要尽早就诊,如发现嗅觉减退、难治性失眠、二便障碍、抑郁、视觉问题,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咨询帕金森病专科医生。

帕金森病需要患者定期门诊随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为了方便帕金森患者的就诊和随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设立了帕金森病专病门诊,为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病患者提供优质、规范的随诊,实现慢病患者的长期管理,从根本上保证患者治疗的长期获益。

本文是王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