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据说穿刺是诊断肺癌的金标准,所有肺结节都需要穿刺吗?

发表者:李华 人已读

肺癌”,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语,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目前,肺癌已经是全球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它就像一个隐形的杀手一样让人难以察觉,等到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肺癌晚期,此时,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甚至不足17%。随着CT技术的日益推广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在体检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CT取代传统胸片,从而导致肺结节的检出率持续升高。这块显示在肺上的阴影,也成了患者的心理阴影,很多人都会为此惊慌失措,担心自己患上肺癌

什么是肺结节

我们一般笼统的将直径小于3cm的类圆形软组织病灶称为肺结节,它在CT结果上表现为密度增高影,边界轮廓一般都比较清晰。从CT影像上看,有的结节表现得像云雾一样淡薄,我们称之为纯磨玻璃结节,这种结节的恶化概率很低,临床中甚至有直接>3cm的纯磨玻璃结节切下来仍是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的结节中既有磨玻璃成分又有实性成分的,我们称之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这种结节一般恶化概率会比较高,并且结节中实性成分比例越大恶化概率越高,平均下来约为33%左右;还有一种实性结节,它不含有磨玻璃成分,一般恶化概率较低,但是实性结节一旦属于恶性,那么它的恶性程度会比磨玻璃结节更严重,也就是说,患者的预后可能会相对更差一些。

哪些方法可以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

在临床中,我们最常用的还是CT,特别是薄层CT,它在扫描时每个层面间隔仅约1mm,能将病灶更全面详细的展现,帮助医生做出判断。不同的结节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大小、位置、形状特征、实性成分比例等综合考虑。不过,这些都是影像学证据,靠的是在临床中“多看多想多分辨”,更多的还是依靠医生多年的临床经验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除了影像学诊断技术外,还有痰脱落细胞检查、纤支镜活检以及穿刺等能获得肺癌细胞的“金标准”检测。

痰脱落细胞检查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患者只需将早起后咳出的痰液送出检查即可,一般需要持续检查三天。它的原理是脱落的肺癌细胞在咳嗽时可能会随着痰液一起被排除体外,检查人员稀释痰液后,再在显微镜下查找它的存在。这种检查简单易行,但是敏感性很低,因为不是每次咳嗽都会有肺癌细胞脱落到痰液中,能不能检查到癌细胞的存在是一个概率问题。

纤支镜活检也是一种无创检查技术,它主要是利用一根纤细柔软的管子通过患者口鼻进入肺脏,管内导光后医生可以直观的观察气管、左右肺叶支气管开口和粘膜的具体情况。对怀疑为肺癌的病灶,我们可以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再对脱落的细胞进行检查,也可以用小钳子在肺部抓一块小肿瘤直接进行病理组织分析。但是纤支镜只能伸入到肺门附近的位置,无法到达肺部的小支气管及其末梢,对于中央型结节来说纤支镜是很有效的,但它并不适用于周围型结节。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技术则更适用于周围型结节,它的原理主要是医生根据CT影像的引导,找准病灶的位置,从胸膜腔脏层胸膜穿刺入肺取出病理组织。坊间一直流传一种说法,认为穿刺的时候会把肿瘤组织完整性破坏,肿瘤细胞随着穿刺针在身体里扩散会导致疾病越来越严重,这种说法困扰了很多人,做完穿刺后还担惊受怕很久。这种错误的说法主要源于人们对穿刺技术的不理解,这种说法也多是人们通过想象加工的。其实,穿刺针并不是单独一根针进入人体的,它有一个亲密的伙伴叫做同轴管套针。在穿过胸膜腔脏层胸膜到达病变表面附近时,穿刺针都是锁在管套针里面的,等穿刺针取到病变组织缩回去后管套针再原路返回,因此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情况,肿瘤细胞也不会跟着穿刺针四处扩散,在这一点上,患者和家属都不用担心。有研究报道,患者在术前接受穿刺活检后再进行手术,其良性结节的切除率要明显降低,因此,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于难以区别良恶性的周围型结节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有的结节都要进行肺穿刺吗?

答案是否定的。肺穿刺属于有创检查,可能会发生气胸、胸膜腔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对于结节表现良好的患者,我们一般不推荐进行穿刺。此外,对于中央型结节患者,或是身体情况不好一直咳嗽的患者,我们也不推荐做穿刺。肺穿刺对于不同大小的结节准确性也不同,有研究统计,对于≥8mm的结节,穿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87.1%、100%和90.4%,但对于<6mm的结节,CT穿刺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均明显下降。因此,对于<6mm的结节我们并不推荐进行肺穿刺,如果结节表现良好,患者只需定时随访即可。

本文系李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