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脏病的信号之四——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
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在约1%~5%的患者中,高血压是由一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其中由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占继发性高血压的第一位。因此,肾性高血压也是肾脏病的信号之一。
肾性高血压按解剖可分为肾血管性和肾实质性两类。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指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的高血压,高血压程度常较严重,临床上常有高血压的急剧恶化。医生可以用影像诊断的方法或分侧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等方法证实。肾血管性高血压可以用手术方法治愈,一般早中期治疗效果较好。
肾实质性高血压:几乎每一种肾实质疾病(如双侧肾小球、肾小血管病变、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等)均可引起高血压,且随着病变的进展逐渐加重。尿毒症患者约80%发生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的发生简单的说有如下两种机制:
钠、水潴留:由于肾脏病变导致钠、水在体内潴留,使血容量扩张,引起高血压。
升压系统活性增强,降压系统活性减弱:肾实质缺血使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后者能使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而前列腺素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等舒张血管的物质减少,导致血压升高。
如何区分原发性高血压与肾性高血压呢?
肾脏病变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反过来又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二者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应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在治疗、预后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二者如何鉴别呢?看看下面这张表吧:
本文系游怀舟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游怀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