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痘疮样苔癣状糠疹
罗 伟, 李 俊 (四川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肛肠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报告急性痘疮样苔癣状糠疹1列患者男,65岁。腹部、背部及四肢出现散在的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水疱、鳞屑1年余,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不全,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棘层内可见角质细胞灶性坏死,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关键词:急性痘疮样苔癣状糠疹;阿维A胶囊。
Acute varioliform lichen shape pityriasis
Luo Wei, Li Jun (Dermatology department, Anorectum department of Panzhihua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CM & WM; Sichuan Panzhihua 617000)
Abstract: Reports a case of the acute varioliform lichen shape pityriasis, male, 65 years old. The red spot, the papula with fiercely itch blister and the scale appear dispersedly at the abdomen, the back and the four limbs more than 1 year. The organization pathology shows incomplete the epidermis keratinization, dropsy in the cell and intercellular space, obvious cutin cell stove necrosis in the thorn level, the basis cell liquefication denaturation, around capillary in the dermis has the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Key words: Acute varioliform lichen shape pityriasis; Acitretin capsule.
患者男,65岁。
主诉:全身散在红斑、丘疹、水疱、鳞屑1年余。
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在腹部、背部及四肢出现散在的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在其他医院诊断为“湿疹”,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赛庚啶及维生素C口服,外用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等治疗,无明显疗效,皮疹逐渐增多,渐波全身。既往身体健康,无类似皮疹史。家族中亦无类似患者。
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重52kg,BP:145/90mm Hg。全身浅表淋巴未触及。右第8肋陈旧骨折余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
皮肤检查:躯干、四肢均可见对称分布的密集的圆形丘疹,为淡红色至红褐色,米粒至豌豆大,部分皮疹表面有鳞屑或小水疱。鳞屑不易刮除,皮疹周围有红晕,有的皮疹中央为深红色,上有坏死并结成黑痂(图一)。皮疹不融合。皮疹分布以躯干和四肢为主,屈侧多于伸侧。面部、掌跖粘膜未见皮疹。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胸片示:右第8肋陈旧骨折余心肺正常。
病理组织学检查:表皮角化不全,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棘层内可见角质细胞灶性坏死,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1](图二)。
诊断: 急性痘疮样苔癣状糠疹。
治疗:阿维A胶囊(华邦制药)30mg口服 每日一次;雷公藤多甙10mg 口服 每日三次;盐酸左西替利嗪(华邦制药)5mg口服 每日一次;得宝松1ml肌注每月一次;地奈德软膏(华邦制药)外擦患处 每日两次。经过6月个多月的治疗大部分皮疹消退,瘙痒消失,部分留有色素沉着和浅表萎缩性疤痕。
简介:急性痘疮样苔癣状糠疹又称痘疮样型银屑病,病因不明,较为罕见,好发于青壮年,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起病急,皮疹陆续出现,呈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斑丘疹、水疱、脓疱、坏死、结痂等,伴瘙痒。儿童、老人与青壮年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但较严重病例多发于儿童或老年人,临床上较为少见。有人认为本型是点滴状副银屑病的一种急性型,也有文献报道此两型可互相转化,近年来还有作者将此型归属于血管炎疾病。如果不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易误诊为湿疹、疥疮、药疹、体癣、过敏性紫癜或痒疹等。因皮损不断成批出现,故同时可见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皮疹,水疱大小不一,有时几个小水疱可融合成大水疱。皮疹泛发,主要位于躯干、腹部和前臂,尤其是屈侧, 掌跖和面部极少受累。有时可见口腔及生殖器损害,预后良好[2]。皮损病理检查: 表皮角化不全,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棘层内可见角质细胞灶性坏死,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病例可见不典型组织细胞。本病应与水痘,丘疹坏死性结核疹,淋巴瘤样丘疹病,扁平苔癣,二期梅毒疹,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等相鉴别。治疗:本病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包括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氨苯砜,甲氨蝶呤(MTX),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PUVA),中波紫外线等。有人主张首先PUVA,因MTX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而PUVA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本例患者采用阿维A胶囊加雷公藤多甙 [3]加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得宝松针肌注;外用地奈德软膏联合治疗,治疗中患者口服阿维A胶囊出现关节疼痛[4] ,给与减量及口服芬必得胶囊口服1片每日2次(1周)症状消失。疗效满意。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讨论: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又称痘疮样型银屑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副银屑病无明显关系,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根据病理观察本病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血管炎。可见分叶核细胞及较明显的红细胞溢出。Clayton等发现真皮乳头层的血管壁及表皮真皮交界处有IgMI及C3沉积。因此推测本病可能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疾病[5],有报道提到阿维A治疗红斑狼疮均有效并可减少皮质类固醇或氯喹的用量,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发生的机会。[6]
参考文献:
1.辛林木、李永明、马静霖。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急性痘疮样苔藓状康疹及病理分析1999.15(1):27-28
2.徐素芹、丁政云、高顺强等临床皮肤科杂志。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2004 33:5
3.王学兵、王正文、杨莉。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昆明山海棠治疗急性痘疮样糠疹2例 2001.15(5):36
4.陈晴燕。临床皮肤科杂志。阿维A治疗银屑病89例临床副反应分析2002.31:7
5.李伟、高玉学、康存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急性痘疮样苔藓状康疹1例2009 25:4
6.赵辨. 皮肤病治疗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5
本文是罗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