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不开刀治脾亢——肝硬化门脉高压继发脾亢的介入治疗

发表者:吴山 人已读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我国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第一原因,当传统的内科治疗不能纠正门脉高压本身及其引起的继发性脾亢时,往往需要求助外科治疗。脾脏切除手术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然而,此类患者常因血液学情况异常和肝、肾功能不全使手术危险性增大。同时由于全脾切除有并发凶险性感染的可能性,加上肝硬变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势必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 随着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各种保脾手术相继开展,以及对有关介入治疗方法学和治疗效果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疗法(简称PSE)正不断趋于完善。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①缓解门脉高压。由于进行了部分脾动脉的栓塞,通过脾静脉回流到门静脉的血液相应减少,从而间接地缓解门脉压力,纠正顽固性腹水等一系列因门脉高压引起的并发症。

②纠正脾功能亢进。

③预防由于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④保留脾脏功能。介入治疗与外科传统的脾切除术相比,主要优点在于:该方法对病人的创伤小,降低了出血、感染等危险性;其适应证也较外科手术略宽,对部分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介入治疗。

PSE实施方法:术前2~3d开始口服抗生素清洁肠道。多数PSE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儿童可在全麻下进行。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行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先了解脾脏大小及血管情况,然后根据脾脏大小和病情确定栓塞范围。PSE可分为超选择性和非超选择性,前者指将导管送入脾动脉终末支并使之完全栓塞,多采用超微导管或球囊导管进入脾中、下极动脉进行精确栓塞,并防止返流造成异位栓塞;后者是将导管放置在脾动脉主干,栓塞剂随血流随意进入脾脏各部,操作简单,多附加用于TACE以减轻脾功能亢进。对于巨脾和肝癌提倡分次PSE,特别是后者多需要反复施行TACE,采用分次PSE更安全。栓塞剂中应混合适量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以预防感染。术后注射广谱抗生素1周预防脾脓肿,并使用保肝药物和激素以减轻栓塞后综合征反应。

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在栓塞后1~2周内升至最高,以后略有波动并稍有降低,在2月左右基本稳定在一个高于术前的水平。血小板和白细胞最初2周的升高率与脾脏被栓塞的体积关系不大。我们分析这与脾脏被栓塞的初期,脾脏部分梗死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反应性增高有关。2月后白细胞的升高率与脾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术后疼痛、发热经对症处理后大部分在1周内缓解,我们的经验是采用超选到脾下极动脉进行栓塞,无一例患者出现左侧胸腔积液或脾脓肿治疗后痊愈。其预防办法是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应用抗生素。
脾动脉部分栓塞属微创手术,既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又能有效地缓解脾功能亢进和门脉高压,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本文是吴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