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斌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噪声性听力损害

发表者:邓斌 人已读

李某某,女,50岁,主诉双侧耳鸣多年,听他人说话听不清楚,特别是在人多等嘈杂环境下,多年噪声接触史(纺织厂车间,工作期间未佩戴任何听力保护设备)。影像学结果显示未见明显异常。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如下:

【解析】

患者双侧250~2000Hz纯音听阈处于正常范围,但在2000Hz之后的高频段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4000Hz的损失程度最为严重。

结合病史,该患者的听力损失极大可能与长期的高强度噪声暴露相关。

纯音听阈测试也表现出较为典型的噪声性听力损失听力图。

什么是噪声性听力损失?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仅次于老年性耳聋的最为常见的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

因患者长期暴露于过高强度噪声而逐渐发展而来,最初表现为较高频段(3000-6000Hz)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听力损失可逐步向低频段发展。

NIHL通常具有对称性,即患者双耳听力损失的频率和程度相同或相近。但枪械或警报器等发出的噪声可能会造成双耳不对称的听力损失。

噪声性听力损失患者的纯音听力图大多会在4kHz处出现明显的“切迹”,即与其他频率相比,4kHz处的听力损失程度最为严重。

但有研究指出,听力损失的频率与所接触到的噪音频率相关,例如,高强度低频噪声可能导致0.5-2kHz范围内的听力损失,高强度高频噪声可能会导致6或8kHz听力损失。

为什么噪声可引发听力损失?

声音作为一种振动机械能,经外耳道、中耳传递至内耳,引发内耳基底膜上毛细胞静纤毛发生剪切运动。当运动过量时,这种剪切力可导致细胞代谢过载,细胞发生损伤和死亡。

因此,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实则说明了精细的内耳结构上存在过度“磨损”这种情况。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过度声音暴露可以引起内毛细胞底部的耳蜗神经末梢快速且不可逆的损失,以及螺旋神经节细胞的缓慢退化,尽管听力阈值可以完全恢复,且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并未损伤。

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个体易感性差异很大。相同情况下,部分个体更易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另一部分则不易发生。具体原因仍不得而知。

噪声性听力损失多为不可逆,一旦造成,治疗效果差,因此重在预防。

什么样的噪声会造成听力损失?

噪音可能是最常见的职业和环境危害。

除了职业性噪声源,例如操作车间和飞机场停机坪等,很多人可能常处于产生有害噪音的娱乐活动场所,例如射击和演唱会现场。

某些类型的儿童玩具也可以产生能够造成永久性创伤的声音。声强度可通过声压级(SPL)测量,以对数分贝(dB)为单位标度。噪声暴露测量通常以dB(A)标度,这是对较高频率(人耳对此更敏感)的声音加权。

噪声暴露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决定了内耳毛细胞受损的可能性,即使被视为“舒适”响亮的声音也可能是有害的。

“危险噪声剂量”

当长时间暴露于一定噪音“剂量”(8小时平均SPL为85dB(A)或更高)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

基于对数标度,SPL每增加3dB表示声强在原来的基础上倍增。

因此,88dB(A)的4小时噪声暴露则是与85dB(A)的8小时噪声暴露具有相同的噪声“剂量”。

若是单发枪声,大约140到170dB(A),具有与40个小时90dB(A)噪声相同的声能。

如何预防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职业听力保护

以美国为例,如果工作场所的噪音“剂量”水平等于或超过8小时平均85dB(A),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会要求雇主为在此种工作场所工作的员工提供必需的听力保护措施,包括使用防噪耳塞或耳机,调整工作时间等,以减少噪音暴露。

此外,公司需要聘请相关医师监测员工听力。如果工作人员的听力图显示“标准阈值偏移”(与员工的基线测试相比,2000、3000和4000Hz时平均阈值下降10dB),必须告知OSHA。同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额外的听力保护措施培训和评估。

减少娱乐性噪声暴露

对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娱乐性噪声,例如演唱会上较大的音乐声,射击场内的射击声等,可尽量减少持续暴露时间,通过使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塞和耳机减弱噪声直接刺激强度都将有利于听力保护。

除此之外,健康使用耳机聆听音乐也很重要,例如不要将音量调至过大,选用优质耳机播放,避免在地铁、公交车等嘈杂的环境下听音乐等。

及时就诊和定期的听力检查

在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音或突然暴露于极高强度声音后出现耳鸣、耳闷等情况,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为可能存在的听力损失争取最佳治疗时间。

此外,建议娱乐性噪声频繁接触者接受定期(每半年一次或每年一次)听力检查,时刻监测听力情况,尽量避免不可逆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