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
物理疗法:TKA术后早期物理疗法主要包括冰袋冷敷。冰是自然的麻醉剂,冷敷有助于缓解疼痛,可以通过减缓血流速度,控制肿胀,使用时注意不要让冰与皮肤直接接触,每次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一般情况下,TKA术后约6个月肿胀才能完全消失,因此术后6周应坚持每天冷敷3~4次,每次10分钟。冷敷的最佳时机是每次练习或长距离行走之后。膝关节伸直,踝关节下方垫毛中卷,将冰袋置于关节上方。
1持续被动运动(CPMA)
尽管对CPM的作用还有许多争议,但CPM可以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有助于早期恢复关节功能。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使用CPM,每天连续使用6~12小时,起始角度为0°~60°,以后每天增加10°,如果可以耐受也可适当再增加,当ROM达到90°后,即可停止使用CPM。但也有人主张术后不常规使用CPM,仅用于术后ROM严重受限,疼痛水肿明显,影响主动ROM练习的患者。
2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恢复日常活动是重要的步骤。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康复早期,每次练习20~30分钟,每天练习2~3次,每次下地行走时间为30分,每天2~3次。
踝泵练习:仰卧,尽量伸屈踝关节,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足跟滑移屈膝练习:仰卧,足底在床上向臀部滑动,同时屈曲膝关节到最大角度,并在此位置保持10秒钟
伸膝练习:仰卧,踝关节下方放一毛巾卷使足跟悬空,收缩大腿肌肉,使膝关节完全伸直,并使膝关节后方接触到床垫,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
直腿抬高练习:仰卧,健侧肢体屈曲,患肢伸直收缩大腿肌肉,将腿抬离床面,维持5秒钟,慢慢放下,重复此动作,直到大腿感到疲劳为止。也可在坐位下做直腿高举练习,通过收缩大腿肌肉,使膝关节伸直并保持5秒钟
侧方外展练习:侧卧,健侧在下方,膝关节屈曲,向上抬起患肢约15cm,然后放回原位。
坐位伸膝练习:坐在椅子上,尽量伸直患侧膝关节
站立屈膝练习:站立位,手握支撑,屈曲患侧膝关节,注意不要在内外方向扭曲膝关节
站立位屈髋练习:手握支撑物,屈曲髖关节和膝关节,并向上抬起膝关节。
站立位髋外展练习:手握支撑物,外展髋关节,保持足趾指向前方。
站立位伸髋练习:手握支撑物,患肢膝关节伸直,后伸大腿
站立位伸膝练习:手握支撑物,患侧膝关节轻度屈曲,收缩大腿肌肉,使膝关节逐渐伸直
坐位辅助屈膝练习:坐在床旁或椅上,膝关节自然下垂,健侧足放至患侧足背部,利用重力压迫使膝关节尽量屈曲,并保持5秒钟。
3下地活动
术后第3~4天,术后炎症反应消退后,即可开始做短距离步行练习。早期步行练习有助于重获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恢复平衡协调性。
步行练习:开始时需要借助助行器或拐杖行走,首先在直立时应感到紆适并能保持平衡,然后把步行器或拐杖向前移动少许距离,术侧膝关节伸直向前移动,先使足跟着地,身体前移,再将足部放平,最后由足业离地。行走的频率,步伐的距离及速度要均匀。当肌力和耐力增加以后,可以逐步延长步行时间。
上下楼梯练习:上下楼梯需要力量和协调能力,是増强肢体力量和耐力的最好锻炼,开始需要有人帮助,直到重新获得足够的力量和平衡协调性。
下地活动后会出现疼痛和下肢肿胀,疼痛与活动量过大有关,适当减少活动的次数和频率后疼痛即可缓解。下肢肿胀可以通过抬高患肢,主动进行下肢肌肉伸缩活动锻炼,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